第二百八十章 尘埃落定,旧缘新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入黄庭之中,修复破碎的金丹。

    “这宝物一共出世过两次,第一次在关中骊山出世,被青城山拿了去,造就了「青城天下幽」的美名。第二次在南荒漓江出世,被绿袍近水楼台拿了去,被他炼成了第二元神。有一回,这绿袍几近被长眉打了神形俱灭了,但是又靠这珠子活了过来。”

    天真再次把珠子递过来,对程心瞻道,

    “魔道对待此等宝物只会用,不会养,虽然此珠历经绿袍和辛辰子两任魔主,损失了不少本源,又遭我劈了一剑,但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

    “而且此珠沾染的血煞魔气,已经被我用仙剑炼去,你收起来好生蕴养,日后妙用无穷。”

    程心瞻摆手,

    “我如何能收如此重宝,此宝神妙,合该在闻师手中大放光彩才是。”

    天真把脸摆起来,他的见识何等广博,一看就知道程心瞻使用占卜之术亏空了气血,甚至还有可能折损了寿元,而人之时限是何等宝物也比拟不了的。

    “你还非要让我欠你一个人情?速速收下!”

    说着,天真便要把珠子往程心瞻怀里塞,但见此,程心瞻马上起身,

    “闻师这就是要赶我走了。”

    天真童子气的大力一拍地板,

    “长者赐,少不敢辞!”

    程心瞻却道,

    “功微而礼重,实在不能收。若是此宝对闻师无用或是闻师手上还多,那弟子厚颜敢收,但此宝神妙无穷,又是天下唯二的东西,所以弟子不能收。”

    天真童子气的直瞪眼,却拿程心瞻没有办法,便又道,

    “你先坐下来!”

    程心瞻在离天真童子六尺远的地方坐下。

    天真惦着手里的珠子,想了想,又说,

    “这样吧,我把这珠子借你一甲子,这一甲子内我要安胎稳神,调理元婴,还有广收门徒,也没空研究这东西,你先拿去参悟,一甲子后,你送还给我,而且替我蕴养一甲子的珠子,也算帮了我的忙,这样可行了?

    “你再不同意我就真生气了,我这一生气,滑了胎,那就都是你的过错。”

    天真童子很是严肃的说。

    程心瞻想了想,这样自己好像可以接受了,于是便行了一礼,

    “如此,便依闻师。”

    天真闻言一笑,像扔个桃子似的把珠子扔过来了,程心瞻连双手接好,甫一入手,便能感觉到珠子的不凡,清如鸿毛,凉如春雨,而且是直接能放入肉身窍穴里的灵物。

    “好了,坐近些,有些成胎的事我还要叮嘱你。”

    程心瞻来不及细看灵珠,先收入怀中,坐近了聆听道法。

    乌飞兔走,这就一个月过去了,到了大暑节气,正是最炎热的时候。

    在这一个月里,程心瞻不光是听法,还和天真童子一起布置了护山法阵。短短半个月,成不了什么事,就是搭了一个框架,山脉地脉还没加固,要说抵御四境修士攻山,那还远远不够。

    目前,是紧着两个着急的事,做了一些法禁。一个是隐去行迹,肉眼凡胎不可见,如果要是凡人误入的话,使其转身回头。第二个是根据天真童子的要求,布下了考验阵法,想拜师入门的,得破阵走上来才行。

    大暑前两天,两人才把大阵搭起来,到了大暑当天,便有人上山了。

    两人坐在真武观里——在这一个月,也顺便把真武观的屋顶修缮好了,调用阵法观看上山求道之人的情况。

    这定睛一看,程心瞻便笑了。

    那人是一个魁梧大汉,方脸虬髯,一身的大红袍服,像是一个将军。

    “心瞻何故发笑,来人你认得?”

    天真童子问。

    程心瞻点点头,

    “闻师,可还记得你我初见面时,曾聊起过一个苗疆的寨子?”

    天真点点头,又道,

    “那怎么了,来人一看就是妖,不会是苗寨的人呀。”

    程心瞻便道,

    “他是那个苗寨的,不过不是人,是寨子里的一只红冠大公鸡!”

    “哦?哈哈,原来如此,他们的鸡我很有印象,此妖也不错,根基打的很扎实,阳意充沛,很适合修行荡魔之法呀!”

    天真童子笑道,随即又问程心瞻,

    “心瞻还一直和那个寨子有来往?”

    程心瞻点点头,

    “之前一直有,但是前些日子去看,与我投缘的老寨主已经故去了,想来日后,走动会越来越少了。”

    天真道人闻言称是,

    “人走茶凉,颠扑不破,俗世情缘,不过弹指一挥间。”

    程心瞻点点头,想着那寨子离这不远,要是纪开明能拜在闻师门下,那自然是极好的,全了一段情缘,走上康庄大道,也能看护寨民,着实是一桩美事。

    就要看他自己有没有这个缘法了。

    两人就这般在真武观中看着纪开明闯过一重重的考验,一步步的往山上走。

    这一闯,就是三天三夜,等到第四日的早晨,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纪开明终于通过最后一道关卡,来到了八面山的顶上。

    八面山也是一处平顶山,八面峭壁,只有正南方向被程心瞻和天真童子在这一个月里草草凿出了一道与护山法阵相融合的登山试炼的台阶。

    此刻,纪开明踏过最后一级台阶,只见眼前豁然开朗,天色将明未明的,山顶上浮着一层青白雾气,不过人腰高,直教人误以为在水中。

    一览无余的山顶上,边沿都是草坪,只有中间有林,林中有飞檐露出。于是纪开明便明白,那里就是真武观的所在了。

    他开始往林中走去。

    而真武观内,程心瞻起身告辞,

    “贺喜闻师要收得首徒了,我也要告辞了,不然让他看见了,还以为是我暗中关照的缘故,这样不利于他日后的心境与修行。

    “叨扰许久,承蒙学师讲法说道,让弟子获益匪浅,等来日,再来八面山听闻仙音。”

    天真见程心瞻哗啦啦说一长串,不稀得听,挥挥手让他赶紧走。

    程心瞻俯身下拜,等直起腰时,便消失在了真武观中。

    此刻,便听院外传来一道声音,

    “苗疆洪江籍,小妖纪开明叩见真武观主,诚愿拜入八面山,侍奉观主左右,修行真武之道,乞望成全。”

    话音刚落,院门自开。

    纪开明便见院中道观里端坐着一位道童,其人面相不过十岁孩童,粉雕玉琢,但是望其气息,却要比这八面山还有高大宏伟,他只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重重叩首。

    “乞望观主成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