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艺术家?李老师再下一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可以理解,从这一遍结束开始,二人也算是一种“战友”了。

    由于舞台上有点乱,再加上二人近距离交流,搞得唐中甫也听不清二人具体说了点什么,搞得人心里还怪痒痒的。

    要真说起来,二十年前唐中甫可是出了名的排练狂魔。

    谢老爷子是到点就让乐手下班,而唐中甫是这个地方拍不好今天谁也别想走。

    所以此刻看着唐千峰李安二人窃窃私语的模样,他还是忍不住有种想参与其中的感觉。

    短暂的五分钟过去,唐中甫就见唐千峰比画着左手,神情好像还有点激动,一旁李安也不知道在笑什么,又是点头又是摇头。

    紧接着所有乐手都跟着笑了起来。

    “好!”

    唐中甫最后就听到李安大喝一声好,他也笑了笑,看情况这小子是上状态了。

    好,那我让我听听你们沟通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随着李安再次坐回钢琴前,现场再次陷入安静。

    这次所有乐手的目光都落到了钢琴前,像是等待钢琴发号施令。

    镜头来到钢琴前,李安老师的胸膛起伏不停,几口深呼吸过后他的肩膀才稳定下来。

    片刻,他抬起手,没有再在一眼指挥台,如同完全沉浸在个人情绪中。

    “噹噹噹噹!”

    指落琴响!唐中甫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异,顿时整个人都坐起来了。

    好小子,果然是藏拙了。

    锤击般的引子带着冲破一切的力量,顷刻间便让人忘记了刚才甜美的开篇。

    整体速度也加快了十五拍左右,这让弦乐加入时直接处于一种弹性十足的状态。

    音乐的内在动力直接显现。

    唐中甫望着钢琴前的李安再次露出笑容。

    他应该怎么形容这一遍由钢琴带起来的音乐,就好像一簇火苗被突然拨亮,使音乐一瞬跃升。

    两个乐章听完之后,他可以下结论了。

    如果梅尔此时也在现场,一定会在激动地跟着音乐抬起左手对着空气猛抽。

    听完第三乐章,他只剩下一个问题。

    -

    中场休息快结束时,有人发现了老团长竟然今天也来了。

    就坐在背对着舞台的左角。

    这无疑又让众人对李安真实身份多了一丝好奇。

    竟然能让老团长亲自莅临现场?

    众人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在排练现场见过老团长的身影。

    随着众人的目光,李安隐约看到坐在观众席上的那位银发老人似是对着他笑了笑。

    “李老师,我们看看第二乐章。”

    唐千峰示意李安放松,接着拍拍手,下半场排练开始。

    抠细节是排练的重点。

    到了这个环节,乐团就完全成为背景板了。

    接下来他们只需按照独奏家和指挥提出的想法要求吹长一点音符,或是在某处地方用下弓拉奏。

    李安在这个环节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技能。

    他对于舞台上的每一种乐器都如数家珍。

    这一点和寻常的独奏家完全不同。

    通常一名独奏家提出想法的方式大都如:小号声部这里在吹得强一点,弦乐的音量再弱一点。

    除了强弱以外,寻常的演奏家好像再也找不到什么能够表达自我的方式。

    一般这种情况都会让乐手有点头大,我知道你要强几秒,怎么强?

    而且当他们强了或弱了之后,独奏家依然表达不满意,最后还得由指挥在其中翻译。

    甚至有些时候指挥都不能完全理解独奏家到底要什么?

    你特喵的到底要哪样?!真有指挥会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心里暗骂。

    而李安把所有问题都简化了。

    “麻烦小提老师在这里连续三五小节保持强烈力度。”

    小提就喜欢这种人,老师不老师的也不重要,你把需求说清楚就行了。

    这不就清楚了吗?

    连续五小节,范围有了。

    强烈,这不力度也清晰了,比起用“强”这一个字,再加上一个烈,连音乐情绪都有了。

    最后,持续,状态也有了。

    持续保持强烈的情绪拉奏五小节,这不一目了然。

    再比如:

    “双簧管老师这里可以吹得再开阔一点吗?”

    开阔,多么明确的要求。

    它实际上要表达的是需要一种将空间感增大的感觉。

    “没问题李老师。”

    众人笑,不知不觉间大家也跟着唐千峰一起叫李老师了。

    “您可别,叫我小李就好。”

    大家叫李安老师可不全是因为唐千峰也叫李老师,就比如这位单簧管乐手,面对李安提出的要求,他完全可以点点头就行了。

    很简单,李安得到了他的认可。

    他之前就经历过一次,也是这种情况,一位国内的一个钢琴家,业界颇有名气,需要他吹的声音大一点。

    结果就是一个字——大。

    他吹大了,钢琴家摇头。

    然后他又吹了一种大,钢琴家还是摇头。

    结果最后钢琴家的意思是这里需要一种扩散的感觉。

    气不气人。

    而李安只用了三个字,开阔点,他就完全明白自己要怎么做了。

    这位小李老师是真不简单。

    如果上半场排练大家对李安还只停留在钢琴家,那么下半场他们对李安的印象已经来到——艺术家。

    也只有艺术家的想象力才能用只言片语将音乐画面描绘出来。

    说得再直白点,因为李安已经对着一切有了清晰的画面,所以他才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那么请问这些全部藏在总谱里的细枝末节是怎么被李安提炼成画面的?

    答案对于每一个人都再简单不过,李安老师做足了功课。

    能把自己的声部弄明白,那是钢琴家。

    能把一首作品的所有声部弄明白,这是艺术家。

    排练至尾声时,部分乐手颇有些感叹,要是以后都是这样的排练得多舒服。

    就算今天没有老唐在都可以进行排练,这位李老师完全可以同时兼任独奏和指挥。

    甚至于唐千峰自己都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观众席一角,唐中甫看向李安的目光已经从微笑升级为热切。

    这是个人才,绝对值得培养的人才。

    他不得不再次感叹,方永波个小崽子实在是太有眼光。

    不过好像历来也没有明文规定乐团之间不能挖墙脚吧?

    这事他们几个老伙计年轻的时候可没少干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