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从基础做起,还是得骗啊(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30日晚。信息化营迎来了人员最全的阶段。
教导员方培军从军区返回,根据他的描述。
武警总队的陶庆平,下午确实去了军区,但压根没轮到自己过去争辩。
后勤的孙部长一瞪眼,拍了几次桌子,就凭借一己之力,把这场官司给平了。
表现的比任何时候都卖力,甚至都没让政委他们插手。
方培军当时还纳闷呢,这个抠门的孙老头,今天怎么会变的这么硬气。
回来后才听说,那是营里把扣掉的车辆,一大部分全送给了后勤,才换来了一员悍将助阵。
当然了,营里了解具体情况的干部,一个个闭紧嘴巴,只字不提送车的具体情况。
咋说啊?
从作训部淘过来的破摩托车,十五辆有八辆都烂到不忍直视,除了漆是新的,任何一个零件摆出来,怕是比再坐的每一个干部,军龄都长。
唯一还能正常骑的那些,也被侦察连的人,把好用的零部件全拆下来,换到自己营里留下的那些车上。
可以说。
全营除了陈默本人还算淡定之外,了解情况的所有干部。
都担心下一秒,会议室门会被踹开。
后勤部长孙振生再火急火燎的杀过来,兴师问罪啊。
幸好,暂时还没来。
程东也回来了,年度训练弹药审批已然完成,由后勤运输队负责运输,目前一部分弹药已经完成入库工作。
包括在其他单位后勤学习的梁红杰,同样赶回学院。
按照建营需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后勤连。
会议室内。
除了旁听的王松合,坐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没往跟前凑之外。
全营管事的干部,全员到位。
正式集训要开始了,98式主战坦也从总装备部出发。
陈默之所以对后勤的态度,没有太多担忧。
那是因为下午,他正在营里溜达时,营区所需要的人,从27和38军协调的骨干,全部到位。
伴随着这些人到来,上面也明确了一则消息。
那就是调防!
大军区来电,要求年后,全营所有编制,人员到齐后,临时调往西南,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测试信息化模式在高原地区战斗能力。
到时候,需要和西南某边防团展开联合训练。
其实会出现调防的指令,陈默一点都没意外。
关于示范营,上面整天明确着政策,要装备给装备,要人给人,从资源上也确实做到了倾斜,要比一般的单位,更受重视。
但受重视的同时,也不可能对你没要求啊。
上面的放任,都是白给的?
这些要求陈默都能接受,作为一支示范单位,未来明确七大军区都需要建立相同的信息化营,那么战训推广全军,南北调防,各地形气候环境展开,收集不同作战数据,都属于正常工作范畴。
只不过,陈默是没想到这个通知会来的这么快罢了。
“咳咳!”
陈默抬手敲了敲会议桌:“那什么,关于调防的问题,暂时先不讨论了。”
“时间上还早,但我要提醒各位同志的是,调防是历练,上面明确讲过,期限最多不超过三个月,这也代表着上面对我们的认可。”
“更代表着成绩,代表着未来。”
“所以,后续工作所有同志必须全力以赴,绝对不能懒散,更不能落后于人。”
“明白嘛?”
“是!”
会议室内,众人集体回应。
“下面说第二个事情。”陈默双臂搁到会议桌上,目光扫视了一圈道:“目前装步,坦克两个连队人员已经组成完毕。”
“侦察,医疗两个连队原人员不动,后续要继续参加到集训当中,尤其是侦察连的同志,多带动一下训练的气氛。”
“后勤,也要尽快组建。”
“老梁。”
“到!”
“后勤的人员先从装步和坦克连里面挑选,这两个连队人数多,后续都要陆陆续续分配给其他连队,你自己去挑合适的人,做好沟通工作。”
“我们营的工作性质,跟普通部队不同,重点在摸索建设信息化打法,所以兵员素质方面一定要卡好,平时训练遇到好苗子千万不要放过,及时汇报过来。”
“营部也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提醒一下诸位,时间,依然是我们最欠缺的东西。”
诸多军官凛然点头。
上面的动作这么快,装备和人员陆续到位,建营刚刚开始,又提出调防的命令。
这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还有一点。”
陈默继续道:“白天我讲过福利的问题,年度评功受奖一定要公开透明化,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
“咱们要明白一点,鼓舞士气虽说重要,但给人信任,给人希望更为重要,学院调派过来的都是老兵,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原单位就处于准立功状态,如果不抽调的话,人家年底同样立功。”
“后续我会做好背调工作,关注以前准立功的同志,最好以其他方式,给予比原部队更早授予军功的条件。”
“当然,这些工作的前提是,他们在这边工作要做好,而你们,要善于去发现每一名战士的优点。”
这场会议,陈默主题更多的是围绕细节。
以前程方面,和士兵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新干部认真记录,打算严格实行,老干部则是默默的听着,有些人会对比以前自己单位。
其实再怎么对比,示范营的福利,都要比很多单位高,并且高的多。
单位主官能时刻记得这些,这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肯定,也会让营里有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这种感觉,至少会先从干部身上去延伸。
陈默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大多数人的军旅生涯很淡,别说三等功了,连优秀士兵和嘉奖都没有。
但他们同样是组成野战军的一部分,组成了强大的军队体系。
这些人同样优秀,只是不够出彩。
他们同样努力,却未必能够提干。
每一个怀着憧憬来到军营的战士,或许都曾梦想过,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最终却无奈的脱下军装。
离开军营后。
他们清楚,也体会到自己的军旅生涯没人关心。
他们明白,且必须接受自己的故事,会被慢慢遗忘。
除了偶尔做梦,梦回熟悉的连队,梦回熟悉又操蛋的五公里,梦回波澜壮阔。
最终,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过去。
这些人渐渐普通,成为民工,白领,小商人,或者保安,或者公务人员。
要不是带回家的八一背心和裤衩,偶尔的提醒,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要遗忘这些经历。
遗忘!
是比死亡更难过的存在。
遗忘!
让不少脱下军装的人,觉得这些仿佛是上辈子的事,默默无闻,无人知晓。
但现在,组营的初期,陈默会替这些人记着。
记他们的来处,归途,荣誉,低落,记他们的捣蛋,挨批评,还有时不时愚蠢的犯错。
这也不失是一种好的建营风气。
会议解散了。
所有干部都去准备明天的工作,整个屋里只剩程东,满学习,方培军,汪建斌,还有陈默五人时。
教导员起身将窗户推开,掏出烟给所有人散了一根。
这才坐下看向陈默道:“陈营,刚才会议上我没提,今天在军区,廖政委谈了下后续人员的问题。”
“话里话外,是希望咱们营后续缺人的话,最好是从新兵群体里面招收。”
“啥意思?军区不想派人了?咱们也没有第二批过来学院的学员了?”程东皱了皱眉头,对这个消息显得很是意外。
“没事,不碍的。”
陈默意识到连长情绪不对,他率先接过话茬,摆了摆手,鼻孔中喷出两股浓烟道:“军区的决定,完全能够预料。”
这点,陈默还真没说谎。
示范营被挂到大军区旗下,不属于任何一个军区直属,对外都可以宣称是京都示范营。
如今,又有西南调防的消息,从上面吹出来。
原本就不大乐意提供兵源的单位,这下更不乐意了啊。
谁家会乐意,把自己辛苦培养的大白菜,成批成批的运送到别的单位?
最后甚至还会被派往别处。
没有人会这么伟大。
程东之所以情绪出现浮动,那是因为自从侦察连被撤掉编制后,他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做好信息化营的建设。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全连拥有好的归属。
不希望中间再出现任何岔子。
“政委既然这么开口,那就说明各个单位对于调人过来学院的抵触情绪,已经到了很难调和的程度。”
陈默继续分析道:“建营之初,咱们就应该想到各种困难,目前士官学院跟咱们绑的太死。”
“从这里毕业的学员,一没有证书,二不能回去,这是建校宣传的失误,也是咱们的原因,不能怪军区方面。”
对于这种说法,众人只得点头。
还能说啥啊。
如果现在七大军区都开始组建信息化营,那士官学院必然成为炙手可热的单位。
会有大军区抢着往这边送人。
但问题是,目前只有京都,金城两大军区,集合两个大军区,几十万兵力,才抽调出四百多人派到这边。
可想而知,第二批兵源抽调难度有多高了。
“以营里目前现有的兵员,至少能够组建起装步,坦克,侦察,医疗,工兵,后勤六个连队。”
“后续如果再需要组建防空,榴弹,远程火箭炮营,那就到跟前再说吧。”
陈默几句话,就打消了后续军区不再支援兵力的低落情绪。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建营的困难又不止这些,更何况,防空连,榴弹炮连,远程火箭炮连,这些单位的组成难度。
随便挑出来一个,都比工兵,医疗,装步几个连队加起来的难度都高。
骨干陈默先前也挑了几个,但这种单位,要求兵员素质太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问题。
看众人没有什么意见。
陈默挺了挺身躯道:“行了,没什么事的话早点休息。”
“明天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处理,总之,全营贯彻并且坚持纪律条令管兵,作战参谋团管训的带兵原则,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