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九连齐聚,老干部恐怖的号召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陈默把吉普停在一旁,跟着人群一起鼓掌。

    远处还有战士,干部陆续赶来,在得知这些人都是响应军区号召,过来落实每日提干,晋衔政策时。

    众人毫不犹豫的加入,使出浑身的力气表达着欢迎。

    司令部入驻的场面,热闹到令人发指。

    足足上千人围观。

    看得陈默都开始呲牙,他寻思着,以后就算授予番号当天,场面恐怕也没这么恢宏吧?

    荣誉的刺激,果然是无与伦比啊。

    他跟着人群拍了两下,眼角余光瞧见王艳军和梁红杰这两个山炮,也在远处看热闹。

    陈默挪动脚步,走到两人跟前,一人踹了他们一脚,随即压低声音骂道:“你们俩跟着裹什么乱呢?”

    突如其来的挨揍。

    让梁连长和王连长都有些懵,两人相互对视一眼,谁也没明白自己错哪了。

    见状。

    陈默拍拍额头,语气颇为无奈道:“司令部到了,也就是说参谋部,后勤部,政治部都在这设立办公点。”

    “各种专项申请不用再通过军区。”

    “该申请路灯赶紧去啊,趁着高兴,现在过去签字没人给你们扯皮,怎么就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签字的时候,理由说的充分些,语气搞的低沉些,以后表彰大会家属差旅费,都指望司令部出经费呢,赶紧的。”

    “哦哦哦。”

    经过这么一提醒,两人这才恍然。

    急忙奔向打印室,准备申请材料。

    陈默则是招呼着附近其他几个干部,将刘鹤立等人的车,引到东校区行政楼下。

    所谓的设立司令部,只是军区各单位有人在这办公而已。

    临时单位,也没必要搞的太过隆重。

    一部分干部先上楼,去清理办公点卫生,根据过来的人员数量,布置办公点。

    陈默带着另一部分人站在楼下,帮忙打开车门。

    等看到高进等人下车,众多干部齐齐列队,立正敬礼:“欢迎首长莅临指导!”

    “诶!太客气了,实在是太客气了。”

    刘鹤立都被整的有些不好意思,乐的他那一嘴大黄牙,怎么都掩盖不住,主要是太受重视了。

    被重视的都有些受宠若惊。

    “陈营长,你这太见外了,咱们都是熟人,你看你这!”

    “应该的应该的。”陈默一边回应,一边头前带路,同时还不忘扭头对着满学习大喊:“老满,去食堂通知一下,首长的午饭都送到办公室,就在办公室用餐了。”

    “得嘞!”满学习答应一声,扭头撒腿就跑,

    一群人有说有笑的来到行政楼三楼,之前总装的首长讲过,近期会安排司令部入驻,所以营里早就有准备。

    只不过不清楚来多少人。

    刚才经过几个干部临时加桌椅,九个办公位被安排的妥妥当当。

    东校区以前是石门陆院建的,建筑格局大,绿化好,一间中型联合办公室占地面积足足有六七十平。

    室内窗明几净。

    房间里茶几,文件柜,沙发,办公桌椅配套整齐,四周还有绿植。

    衬托着白墙上挂着的军旗和国旗,走进去,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单论面积,肯定没有这帮上校单独办公室合到一起大,但胜在清净,远离西校区训练地。

    陈设又较为大气。

    司令部的几人刚进来,眼珠子就有些转不动了。

    陈默又安排人去制作相应的水牌,给所有过来的人,全都配置齐全。

    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环境没得挑,欢迎仪式又隆重的过分。

    一行人兴致颇高。

    光是客套话,众人就在办公区唠了二十多分钟。

    等午餐送来后,陈默才终于找到机会出来,将后面的陪同任务,交给教导员方培军去执行。

    老方本就是政治部出来的人,级别虽说够不上司令部这几个管事的,但好歹也是熟人,陪着正好。

    从联合办公室出来,陈默长松了一口气。

    看向跟着自己出来的梁红杰:“路灯的申请,后勤那边还有刘鹤立都签字了吗?”

    “签了,早就签了。”

    梁红杰乐道:“营长,你这办法还真好使,要不是司令部过来,让咱们去后勤那边签,恐怕又得多耗几天。”

    “碰巧他们今天过来罢了。”

    陈默抬手揉揉眉心:“路灯抓紧时间去拉回来,下午你们后勤,侦察,工兵三个连队全部去装路灯。”

    “午休期间的专项学习不能落下,你去找下程参谋长,就说我说的,午休结束后,下午没课,全营我只给半天时间熟悉装备,为夜训做准备”

    “专项学习方面,让参谋部的纠察,在每个连队听讲课内容,谁讲的不好都记下来。”

    “吃过晚饭后,夜训先从机动出营开始练习,不是都想立功吗?”

    “那就拿出实际行动,别特娘的光喊口号。”

    “对了,去把冯晓东,郑文博,贺辉他们几个叫来,就说我有事找他们,午饭让老王打四份,送到会议室。”

    “行!”

    梁红杰一一记下,随后点点头,快步离开。

    “对了,你们后勤炊事排最近辛苦一些,每天从供应三顿饭变成四顿,营里季度开支无限制补贴到用餐标准上,每顿饭不说必须见牛羊肉,鸡肉和猪肉要供应,一周至少三天要有牛羊肉。”

    “盯着宗排长那边,最近别总是给炊事排塞人,跟不上训练的同志,就把人按照一天三班岗放到巡逻,还有弹药库执勤那边。”

    “是!”

    梁红杰再次回应一声,他脸色也变得凝重。

    如果只是听营长,教导员说上面有任务,示范营接下来会进入高度紧张的训练期,他们这些干部没什么实际概念的话。

    那么,司令部的到来,表彰大会分期,夜训开启,连供餐都变成一天四顿,提升个人标准。

    这些,可都在预示着训练极为残酷的先兆啊。

    要知道。

    之前三顿饭,示范营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六块钱,这就已经不低了,属于装甲兵一档的用餐标准。

    每天能见到鸡蛋,能在汤里见到肥肉。

    若是按照营长的标准,每天必须有鸡肉或者猪肉。

    一周三天要有牛羊肉,一天四顿,那伙食标准,直接得冲着每人每天13块的去解决。

    连军区的机关食堂,都没这么高的标准。

    若没有高强度训练任务,变动不可能会这么大。

    陈默没空理会老梁的想法,他交代完之后,转身去了会议室。

    没过多久。

    等王建勇抱着一堆饭盒过来,刚才通知的三名干部,也同时来到会议室。

    其中一个是冯晓东,38军直属防空营的二连副连长,挂上尉军衔。

    自从防空军撤销编制跟空军合并后,陆军编制中几乎没有防空编制出现,有也只是高射机枪,类似机步那种。

    军区直属防空营,还是西北军演结束后,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正式开始,才出现的跟军侦营并列的单位。

    陈默当初搞出军网宣传的风波,最终为了收揽防空,雷达,远程炮,无人机,榴弹炮方面的人才,向38军和27军提交过一份名单。

    当时名单中提了五十人。

    有大军区的压力在,两个军区都给了一些,但总计也没有五十那么夸张。

    防空方面,也就38军的冯晓东算是资历比较深。

    另一个是贺辉,27军炮兵旅远程炮营的三连副连长,同样挂上尉军衔,他没什么可说的。

    确实是个人才。

    27军那边也没有压缩人才的实力,贺辉虽是副连,但却是在远程炮营中资历最老的干部之一,升不上去那是位置没有空缺,并非实力不行。

    过来示范营,贺辉带了不少直属骨干,他也是陈默最放心的干部。

    最后一位郑文博,这是个狠人。

    老郑同样是从38军过来,原单位是装甲六旅炮兵营,担任榴弹炮连连长。

    今年38岁,1961年生人,79年参军,入伍的第五年,也就是延期要转志愿兵时期,曾跟着当时的炮排参与到两山轮战中。

    不过并不是主力,而是预备单位,配合侦察部队打过小范围的实战。

    在一次排雷任务中炸伤小腿,导致走路有些跛脚,战斗结束返回当时的坦六师,转志愿兵,一直呆在炮排。

    那时候,志愿兵没提干,也跟干部一样,带兵什么的没有区别。

    志愿兵干了六七年,也就是九十年代初,转军官,才担任榴弹炮连连长。

    郑文博在连长的职位上,呆了八年,临近转业的节骨眼,被军区调过来示范营。

    他是三个干部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经验也是最高的。

    陈默早就看过这三人的档案。

    只不过,那时候示范营根本没装备,建不起防空,榴弹炮,远程火箭炮连。

    就把这三人安置到东校区,一直学习信息化作战的理念,算算时间,这差不多也学了一个月。

    见到这三人进来。

    陈默急忙起身,他一边示意王建勇将饭盒放桌上,一边笑道:“几位老班长,快坐!”

    “大勇,拿几瓶矿泉水去。”

    陈默虽说是示范营的营长,级别上肯定比这三个干部高。

    但他很清楚,自己属于捡漏,趁着信息化实验的风口,才晋升到营长。

    但面前这三人,可都是老资历的干部,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

    冯晓东还好说,资历一般般,年龄也算年轻。

    但贺辉,尤其是郑文博,这两位的资历,都比老炮高的多,也就是年龄到了,即将转业。

    否则原单位那边,绝对不可能放人。

    放人,也是惦记着看看,以示范营的特殊性,能不能把这批老人给留住。

    “营长好!!”

    三人齐齐立正敬礼,该有的规矩,一点没少。

    “坐坐坐,几位老班长不用客气,在你们面前,我只能算是个晚辈。”

    陈默笑着邀请。

    三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谁都没有率先开口,老老实实拖动椅子坐在会议桌旁。

    陈默将桌上的饭盒,一一推到几人跟前:“先吃饭吧老班长,水等下就拿过来。”

    这三位虽说过来示范营的时间不长,但好歹也呆了一个月,对自己这位新营长的脾性还算了解。

    那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夜影不点灯的主,让他们过来,肯定是有任务啊。

    郑文博年龄最大,性子也最急,他跟程东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