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英雄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余切,没别的,我只是在等待。”

    余切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了。

    在这个中国人的国庆日,略萨的话在他的耳畔想起:“如果你拯救了一个人,却又对她置之不理,你就比撒旦还可恶,因为你把她从一个地狱带入了另一个地狱。”

    宫雪至少不是我的姨妈或表妹啊……

    但我难道因为可怜一个人,拯救过一个人,就要为这个人负责?

    余切对宫雪确实不是爱情,最起码不全是,宫雪和他见面的时候少得可怜。

    在沪市制片厂的宿舍写《潜伏》是一段经历,那时候宫雪抱着西瓜来看余切,替他汲钢笔里面的墨水。余切那时候甚至和宫雪的妹妹相处的时间更多,他们很少进入到彼此的生活。

    这是宫雪的大毛病:因为她漂亮,所以她喜欢等待。

    她拍摄《大桥下面》时,导演就问到这个恋爱问题,宫雪当时已经不算小,居然也不热心自己的未来人生大事。而是流露出类似于超前于时代的坦然:

    我只能找我喜欢的,否则宁缺毋滥。

    这种性格在宫雪被华人高管追求时表现出来,她宁可饿死也要选择跑路;在她被张鉄林追求时表现出来,她立刻划清界限;在老山前线,许多小战士给宫雪写了爱慕的信,宫雪仍然拒绝。

    宫雪一方面鼓励这些小战士,另一方面又不厌其烦的强调“我们是战友关系,不应当放眼于儿女情长”,连一点儿场面话也不讲。

    就是说,面对她不喜欢的人,就算是这个人下一秒钟要去舍生忘死,她还是会分得很开。

    而面对余切却不是这样,宫雪自然而然的做一些事情。

    宫雪是个文学女青年,余切既是她现实中的朋友,又是她灵魂上的朋友。

    前者让宫雪接近余切,而后者让宫雪爱上余切。

    宫雪是看余切最多的人,但她并不在余切面前说,这一点她甚至比陈小旭还要含蓄。她搞了个专门研究余切的读书会,作为会长,宫雪也从不说明。

    但是,余切在沪市制片厂的宿舍时,总是有西瓜吃,总是有凉风吹,他的钢笔里面总是有墨水,一抬起来就能写字。

    这都是宫雪在余切不知道的时候做的事情。

    求到余切是她再也没办法的举动,否则她真的要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余切从宫雪这个“只是等待”听出了很多。

    你在等待什么?

    你要等待的,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

    他含糊不清的道:“我的情况你已经了解,如果你觉得这样合适,我会负起责任来。”

    宫雪笑道:“你除了帮我,什么也没做,要你负什么责任?我那个远房表哥,为了追求我,想办法展示他的条件,话里话外暗示我,离开了他在美国是不行的。”

    余切听着,宫雪又说:

    “我也确实不行,我做不到像陈聪那样,拉帮结派、到处推销自己,出演没什么下限的电影。我有些个人的坚持。”

    “这是好事。”余切评论道。“钱不是一切。”

    宫雪则说:“美国好像是这样的,钱是一切。”

    “余切,我把你的名字说给那个远房表哥,他瞪大了眼睛,一句话不说,再也不来纠缠我了;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有个叫张鉄林的男演员,现在都逃去了英国……可见你在什么地方都能很快出头,我却不是这个样子。”

    “我现在只能做好一件事情。”

    这其实是个有点完美主义的人,小时候骨折了,就准备放弃跳舞;被人泼了脏水,就决定放弃演艺事业;觉得这个人值得欣赏,就不结婚了,就等待着。

    这正是让余切棘手的性格,余切给不了她要的那种完美。

    她自己也意识到了,所以在过去的两三年,双方一直是若即若离。

    如果没有这档子事儿,可能都不会有眼下。

    在那些年去美国发展的中国女演员中,宫雪是罕见的没有出演任何限制级影片,也没有对祖国进行过任何抨击的演员,尽管她是真的被谣言中伤了。

    余切说:“你到底希望我怎么做?我没办法像你想的那么完美。”

    他指的是,自己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自己有巨大的绯闻的。这也许需要宫雪做出牺牲,而这没有必要。

    钱忠书一直诟病鲁迅,是因为他觉得鲁迅在这方面做的不好;而钱忠书实际上自己也做的不好,他疑似和自己的女学生交往过密,这个女学生甚至和钱忠书老婆吵过架。

    这很有意思,因为钱忠书年轻时一大爱好是找青楼女子。后来他不承认了。

    但这两个他在中年时遇见的女人,诡异的没有对钱忠书说三道四,成全了钱忠书的道德洁癖。

    于是钱忠书终其一生,维护住了自己在感情上的名誉,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王濛和老婆的感情非常好,两人一起渡过了下放的年代,相敬如宾,简直是这个文学圈的佳话。

    然而,后来在老婆去世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据传相识仅仅十五天),王濛就找了下一任,而这个人和他的老婆极其相似。

    有人认为,这会有损王濛的名誉:你老婆对你那样好,你不说“守孝三年”,你至少等待三个月吧。

    王濛破罐子破摔道:“没办法,我也是个人。”

    这肯定对王濛的形象有损。

    文学这个圈子就是这样离谱,一个人在这一刻是圣人,下一刻就走向反面。

    反过来也能成立。

    宫雪听明白了余切的纠结,她说:“那让我做你最亲密的战友,最好的书迷,受过你恩惠的朋友吧。”

    哦,这就是做“红颜知己”?

    这真的是只有文艺女青年才讲得出来的话,做老婆的赛道达不到第一,就去另一个赛道。

    余切暂时答应了。

    但他心里没有真正接受这种关系,他隐隐觉得还需要经历更多事情去考验。

    而且,让张俪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如果张俪不接受,要二选一,结果是必然的。

    之后的几天,余切罕见的没有出去参加沙龙,也没有再和宫雪聊到这方面话题,他呆在房间里面看书。

    各大报刊上频繁有书评协会奖项的通稿,谈论起有哪些作家可以获奖,他们根据作家的知名度、文学性、销量等等进行排名,并由拥有投票权的媒体人进行最终投票。

    这就是为啥这个奖项可以刷出来:它本质是一个被营销出来的奖项。

    谁的版面大,谁就更容易获奖。

    很多媒体人并不看书,他们人云亦云,谁名气大就给谁投票。

    中国人挤进去版面不容易,但挤进去之后就容易一枝独秀。

    《东风压倒西风》的摄制组以前并不知道美国的奖项是这么拿的,而余切奔走的过程,让他们大开眼界,原来美国人也是讲究关系,讲究刷脸的。

    “妈的,天下乌鸦一般黑!”有人骂道。

    西班牙人卡门成了这个纪录片最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