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天行有道道无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绕了半天,康元帝终于撕下伪装,抛开云山雾罩,直奔主题了。

    夏守忠没想到康元帝第一次召见贾雨村,就会卸甲卸的如此干净,直接赤诚相见,一般不都是应该先培养一下感情的吗?

    贾雨村却并不意外,他在林如海府里了解过大康现状,知道康元帝其实已经憋了很久了。

    “万岁,于群臣而言,太上皇犹如祖父,万岁犹如父亲,此事刚才臣已经说过了。

    群臣若是助太上皇,则对万岁不忠,群臣若是助万岁,则对太上皇不忠。

    既然父祖之争,子女当阻拦期间,以身受之。则群臣焉能助太上皇压万岁?也当以身受之!”

    康元帝一拍桌案:“不错!太上皇以天下托付朕,朕以孺子之心孝顺太上皇。

    若朕与太上皇意见相左,群臣自该以子女之心劝慰调和,以身受责,岂有冒太上皇之名压制朕的道理!”

    康元帝兴奋地绕出龙案,在地上踱步。这番道理,他一直说不通透,憋的那是相当难受。

    若他强行推行想做的事,以他此时所掌握的实力,太上皇也未必会真的出面反对。

    毕竟太上皇选他当皇帝,已经是激烈竞争之后的最优解了。若再起风波,只会两败俱伤。

    但群臣自以为手握礼法,也会闹腾得朝野不安。朝野不安,则外敌就容易趁虚而入。

    若是其中道理能说清楚,群臣不占理了,自然也就没法闹腾了。至于少数存有异心的,也就会暴露出来。

    康元帝深吸一口气,颇有些悲壮地点点头:“有今日之论,群臣立场从此可分明了。只是朕一人的不孝之名,终究是难免。”

    贾雨村微微一笑:“万岁不孝之名,从何而来?”

    康元帝诧异地看着贾雨村:“如你所说,群臣看朕如父,看太上皇如祖父。

    父祖相争,他们固然不能帮太上皇。但朕毕竟与太上皇相争,自然也是不孝之人了。”

    贾雨村看着康元帝:“万岁可想过,父既然也是子,祖父既然也是父,那祖父难道就不是子了吗?”

    康元帝的脑袋嗡的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有些不甚分明,只是用手指着贾雨村:“你……说!”

    贾雨村淡然道:“万岁为天子,天子敬天法祖,替天抚育万民。

    群臣为子,万岁为父,则太上皇为祖。万岁为子,太上皇为父,则祖父为何人?

    自然是天,须知太上皇也曾为天子,也当敬天法祖,孝顺天道,岂能数典忘祖?”

    康元帝连连点头:“对对对,太上皇受命于天,传之于朕,天家一脉,父父子子,即使开国太祖,也是天之子。”

    贾雨村笑道:“所以,天行有道,若是万岁欲行之事符合天道,那就是天意,天意,就是万岁祖父之意。

    太上皇之意与天意相左,则是万岁的父祖之争。万岁拦在其中,以身受之,乃是唯一可取的孝道,何来不孝之名?”

    康元帝满意地看着贾雨村,忽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皱眉道。

    “可如此一来,就说明太上皇之意与天意相左,岂不是说太上皇所为不正?这会让朝野不安吧?”

    贾雨村摇头道:“天行有道,但天道无常,上善若水,但水有万形。圣人应时而变,以合天道。

    太上皇在位之时,所为正合当时的天道,所以大康才能蒸蒸日上,国运昌隆。

    而天道有变之时,太上皇以圣人之心,应时而变,将大位传于万岁,自己已经卸下了天子之责。

    自此之后,太上皇已无需劳心费力,再观天道无常,这份责任已经是万岁你的了。

    便如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