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灯火通明(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北平京都的皇城灯火通明。这只是永乐十六年一个普通的夜,却又那么的不普通。
文华殿各部主官、内阁辅臣案前的电话几乎彻夜没有停过,尤其是每当那部红色的电话响起时,接线小吏的手都有些哆嗦。
可此刻大部辅臣根本不在这里,而是齐聚在武英殿。
朱高炽拿着不断送来的邸报和诸臣商议、归拢、汇总后,留下需要自己处置的那部分,剩下的迅速命人送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此刻也是满地狼藉,散落的白纸遍布在地毯上,让人无从下脚。
朱棣靠着龙榻坐在地上,手上拿着一份舆图,眼睛却死死盯着墙上的另一份万国全图。
“谨弟,不里牙惕也陷落了。”
朱棣身边的一摞白纸忽然动了一动,随着一阵簌簌声后散落,露出白纸后面苏谨疲倦的脸庞。
随手从头顶的案上拿过早已冰凉的浓茶灌了一口,啐了几口茶叶沫子后,才慢慢醒过神来。
不里牙惕的位置就在贝加尔湖一带,继续往南就是乌兰巴托。
这里原本是瓦剌、罗刹、鞑靼混居的地方,各有各的势力范围。
自鞑靼被大明打的一蹶不振后,就迅速被罗刹人占据。
倒不是大明不稀罕这块地方,实在是当时压根腾不出足够的兵力、财力来控制,只能便宜了别人。
十年前帮助瓦剌出兵后,漠北的势力范围基本三成归属瓦剌,三成归属罗刹,剩下的外兴安岭一带,则属于北山女真的范围。
北山女真和建州女真同属女真,但有一部分却没有彻底归顺大明,而是继续北迁,仗着山高地远的优势,散落而居。
尤其是在建州女真被苏谨打散迁入内地后,更是对大明没有好感,继续北迁。
不过他们对大明也没太大的敌意,毕竟还要靠着边贸生活。
如果大明真的一怒断了贸易,他们就真的只能喝风去了。
更何况这边还有海西女真,以及塔哈卫、脱木河卫、依木河卫组成的雪原防线,他们也兴不起什么不该有的念头。
但随着英国联军的不断动作,他们的好日子也算到了头。
随着英军北冰洋舰队于上月,再次沿着也儿的石河、鄂毕河、谦河进入漠北的地域,刚刚稳定十年的漠北雪原,再度陷入战火。
先是瓦剌人节节败退,在朱棣的授意下,放弃没有战略依托和纵深的瓦剌堡垒,退入了阿拉山口一带,依山构建防御带。
然后就是乞儿吉思、唐麓岭、不里牙惕,在英军的坦克群进攻下接连陷落。
仅仅一个月后,北山女真部也遭到联军的进攻。
此刻朱棣手里拿着的,正是不里牙惕陷落、以及北山女真遇袭的战报。
“谨弟,你怎么看?”
苏谨揉着眼睛看。
将眼屎搓了搓,觉得眼睛没那么干涩后,苏谨从朱棣手里接过战报:
“外兴安岭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英国佬很难直接继续往南打,不过咱们想出兵救援北山女真,也很难。”
“嗯”,朱棣点点头:“北山女真那部和咱们离心离德,我也没打算消耗咱们的气力,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就是担心...”
“奴儿干都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