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宗实堂兄,你还记得父母的样貌么?”

    赵宗实沉默了一会儿:“记得一点,父王他两颊边留有飘飘的髯须,嫡母则是端庄稳重的样貌,对我甚是慈爱。”

    那就是不记得了。只是碍于孝道名声不能直说,只好编纂。

    濮王今年得有四五十岁了吧,这个年龄怎么都该留胡子了。至于濮王妃的形容词,就是放在哪位当家主母身上都合适的套话。在宫里待得太久,导致连亲生父母的长相都忘了,这孩子以前过得多造孽呢?

    扶苏看向赵宗实的目光逐渐慈爱,愈发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

    赵宗实幽幽转过头来:“……殿下缘何用那种眼神看我?”

    “咳咳咳!”

    扶苏立刻移开了目光。

    他忘记自己岁数的老毛病又犯了,老把“同龄人”当成小辈看待。而赵宗实可是比他大了十岁的堂哥呢。一转头发现自家弟弟用慈祥的目光盯着自己,谁看了不怵啊?

    赵宗实摸了摸手中的圣旨,这圣旨是他要交给爹娘供奉起来的:“不过,有殿下送我归家,我就不须忧心那么许多了。”

    扶苏:???

    我怀疑你话里有话但我没证据。

    一路上,不停有百姓的叫卖声隔着帘子传进轿子里。大宋的皇宫建得很接地气,邻居不是高门大户而是黎庶百姓,出门就是热热闹闹的大街。再加上北宋朝坊市之隔彻底解禁,居民区和商业中心合二为一,到处都热闹得很。

    有好几次,扶苏都被轿子外的动静所吸引,悄悄掀起帘子往外看。有沿着街上卖猫的,也有动物表演的,最惹眼的却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卖字画的摊子吸引了许多人,但挑刺逗乐的居多,肯掏钱买的却少。

    “殿下是对市井感兴趣吗?”

    赵宗实刚想说,每年上元灯会,官家都会与汴京百姓同乐,殿下那时候可以趁机出门,却被扶苏比了个闭嘴的手势:“嘘……”

    赵宗实连忙噤声。接着,七岁稚童与人问答的声音就穿透帘子,传入两人的耳中。

    “莺啼绿柳弄。”

    “风动红莲舞。”

    “一举首登龙虎榜。”

    “十年身临凤凰池。”

    “青灯白首窥阴阳。”

    “乌衣朱鉴书古今。”

    赵宗实赞道:“好对!”

    围观群众也是识货的,齐齐发出一阵轰然的叫好之声。对子是好事者现场出的,一个比一个难,少年竟然一一脱口对出,才思敏捷可见一斑。而他年岁尚小,脸上稚气未褪,正是有宋一朝最追捧的神童本童了。

    见摊子前气氛正火热,那少年趁热打铁推销起自己的字画来:“某乃川蜀人士,随父上汴京游玩,正借居大相国寺中。某游玩时,欲聘一狸奴归家,奈何囊中羞涩,只好卖些字画凑足盘缠。若有好心人肯支持某的聘狸奴大业,在某先在此谢过了。”

    赵宗实:“才这么大年纪,他父母就肯放他独自一人出来卖字画么?”

    却见扶苏一下子站了起来,又迫不及待地探出窗外:“麻烦快些,快点送堂兄到濮王府!然后回到这里来!”

    赵宗实:“……”

    看着扶苏掀开帘子不肯放下,对那神童少年一望三回头的模样,他总觉得有哪里怪怪的。

    就,莫名有种失宠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实则,扶苏哪里是看中了对对子?

    他是听到了“大相国寺”几个字!

    他匆匆地把人赵宗实送到濮王府,刚跟大门外诚惶诚恐迎接大驾的濮王夫妇打个照面,就连着仪驾飞快地折返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