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对赌-2(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时间回到四天前的黄昏。宁州守备府林渊书房内,林渊满怀激荡的心情,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给皇帝写下一封可能会置林氏家族死地的密信。
他放下笔,没有立刻唤人封存奏报。而是久久凝视着那最后一句“血洒疆场,绝不后退半步”,指尖轻轻拂过未干的墨迹。
窗外北疆的夜风翻卷着,像极了北境战场上阵亡将士的英魂在悲鸣。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中仿佛也带着战火中,血与兵刃冷冽的气味。
对国家的忠诚、对家族的责任、对同僚的悲悯、对女儿的愧疚、对皇帝的敬畏与试探……种种情绪在他胸中翻腾激荡,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赌上了林家的一切。这份奏报,不再是简单的军情汇报,而是一个老将、一个家主在家族存亡的悬崖边,向至高皇权发出的,带着血性与悲鸣的呐喊与试探。他不知道自己押上全族性命的这一注,会换来皇帝的恻隐,还是更深的猜忌。但,他已别无选择。
他算准了时间,等这封密奏送到皇帝手中时,林芝应该已经抛出了她状告刘胜的证据,只愿林芝不负他的期望,闹得越得皇帝重视,对他们林家就越有利。
最终,他睁开眼,眼神恢复了一贯的沉静。他亲自将奏报封入铜筒中,加盖蜜蜡,唤来最信任的亲兵:“取鹰隼来。”
……
皇帝走到御案旁,曹谨早恭敬地亲自持墨,轻抬手腕均匀的磨了一池墨汁出来。
皇帝提起朱笔,沉吟片刻,在奏疏末尾批下几行遒劲有力的御批:
“览奏心恻。卿忠勇体国,守土辛劳,朕深知之。边疆将士困苦若此,皆朕之过。着即:
1. 户部、兵部速拨内帑银五十万两,专用于宁州戍军更换甲胄、弓弩、马匹,限一月内办结。
2. 擢升宁州戍堡有功将士百人,名单由卿拟定上奏。
3. 卿所陈各节,深谋远虑。北疆防务,朕唯倚卿为干城。勉之!慎之!”
皇帝放下朱笔,往后一靠,阖眼说道:“即刻送交华相,着他按朕的朱批速办。”
曹谨领命,取了密奏而去。
……
午前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代妃慵懒地倚在软榻上,指尖提着一把小巧的银叉,正在一只水晶果盘里搅动着果肉和冰块。贴身宫女屏息垂手侍立,殿内一片静谧祥和。
忽然,心腹大太监脚步匆匆却又极力放轻地进来,双手呈上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声音压得极低:“娘娘,府里十万火急递进来的。”
代妃丢下手中的银叉,漫不经心地接过信封,莹润似粉玉的手指甲挑开封口。目光扫过信笺,那慵懒的姿态瞬间凝固。她猛地坐直身体,捏着信纸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林……林芝?”她低喃出声,她并不认识这个林芝,家人在信里告诉她,这个林芝是林渊之女,便疑惑地问道:“这个林渊是谁?”
大太监想了下,回答:“这个林渊原是承袭祖宗蒙阴的武将,并不大得陛下重用,前年被陛下派驻到宁州任镇远大元帅。”
听这意思,林渊就是一个不得志的武将,竟然胆敢诬告她刘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