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掌内务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康熙四年十月,太和殿丹陛上凝结着白霜,十三岁的少年天子身着明黄龙袍,在凛冽寒风中接过辅政大臣手中的印玺。

    金銮殿檐角的铜铃被北风吹得叮咚作响,与阶下“皇上亲政,万岁无疆”的山呼声交织,却掩不住朝堂内外暗潮汹涌??当这位年少的君主挺直脊梁,独立肩负起江山社稷时,四大隐患正如同蛰伏的毒蛇,在帝国的各个角落吐着信子。

    吴三桂盘踞云贵,手握五万精兵,私设税卡截留赋税,两省铜矿、盐场尽入囊中;尚可喜在广东纵容部下垄断海盐贸易,商船只挂平南王府旗号;耿精忠镇守福建,强征百姓开矿炼铁,作坊中兵刃锻造的火星彻夜不息。三藩每年消耗朝廷半数财政,却连请安折都数月方抵京城,宛如附在帝国躯体上的吸血毒瘤。

    郑经率明郑势力以台湾为据点,水师战船游弋澎湖列岛,凭坚船利炮封锁海岸线,截断江南漕运命脉。福建巡抚加急奏折中写道:“海贼劫掠沿岸,泉州、漳州商贾闭市,百姓十室九空。”更有密报称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与台湾暗通款曲,甲板下暗藏的红衣大炮直指大陆。

    准噶尔部在巴图尔珲台吉治下日益强盛,草原深处的营帐里,工匠仿制沙俄燧发枪的锤锻声不绝于耳,大批战马在乌兰布通草原奔腾操练。虽噶尔丹尚未掌权,但部落扩张的野心已如星火,隐隐威胁北疆安宁。

    黄河在河南兰考段水位暴涨,浑浊浪头拍打着崩坏的堤坝。河道总督奏折沾满泥浆:“堤防崩坏三里有余,沿岸七州县尽成泽国,饥民相携北逃,哭声震野。”修缮河道需三百万两白银,却因三藩截留赋税而国库空虚,治水之策竟成纸上空谈。

    少年天子接过的印玺虽重,却不及这四面楚歌的隐患更沉。亲政大典的钟鼓余音未散,一场关乎王朝命运的暗战,已在太和殿的阴影下悄然拉开序幕。

    一句话,缺钱了。

    冬日的慈宁宫暖意融融,珠兰端坐在紫檀木椅上,月白色绣着缠枝莲纹的裙摆铺展如莲。太皇太后斜倚在铺着杏黄锦缎的软榻上,手中的佛珠骤然停住,浑浊的目光如鹰隼般剜过来。

    珠兰垂眸敛目,睫毛轻颤着掩住眼底的平静,面上恰到好处地浮起一抹惶恐,“臣妾惶恐,还请皇祖母明示。”指尖摩挲着袖口的银线刺绣,冰凉的触感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算计??她早料到这趟拜见不会太平,不过是场各怀心思的博弈罢了。

    “养心殿住着可舒心?”太皇太后忽然开口,佛珠又开始缓缓转动,“听闻皇后常与皇帝研读西学,倒比前朝大臣还勤勉。”话音未落,殿内空气骤然凝固,苏麻喇姑垂首退后半步,太后低头抿茶的动作都僵在半空。

    珠兰连忙起身,站到堂中。她福身时,鬓边银簪晃出一片冷光,“蒙皇上垂爱,教导臣妾读书明理。只是臣妾近日常念着……”她抬眼时眼眶微红,将酝酿好的恳切推至眼底,“当年一同入宫待年的姐妹们,如今四散天涯。若能召她们入宫相聚,也算不负年少情谊。”

    佛珠猛地拍在檀木案几上,惊得廊下守值的宫女一颤。太皇太后似笑非笑地打量着她故作忐忑的模样,忽然轻笑出声:“皇后倒是念旧。”那抹笑意不达眼底,“只是这后宫开枝散叶的事,哀家可不想再等。”

    珠兰心中想,这话该说给康熙听,他不同意,谁努力都没用。她面上却再度惶恐,“臣妾谨遵教诲,只是姐妹相聚,也能为后宫添些生气,还望太皇太后成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