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只认银子(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康熙忙着前朝黄河与三藩时,珠兰在内务府喝茶,顺便探索下一步把手伸到真实的黑暗里。内务府的工作并非不难做了,而是事情进展不能脱出控制,本质上她是皇帝派来搞钱的,不是搞死所有包衣的,既然目的明确了,那么珠兰的下手力度也会随之调整。
林昭然在时空局出任务,数次皆导致任务世界崩溃,后续原本还能源源不断传入的能量结晶泡汤,其后她才开始考虑控制烈度。
她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平和,实际内务府中就没有人敢在皇后娘娘在时大喘气。
有一种杀意,是没有杀意,却让人不自觉的惧怕,就如同惧怕冬日的酷寒。
主子娘娘不针对任何一派,她只是平等的来讨债,这多恐怖啊。
索大人说了一句实在话,要么给钱平账,要么死。就像在冬天,要么烧炭,要么冻死。
十月初核算,自康熙元年至今共计四百万两的亏空,已全部补上。这个数,不包括之前的抄家所得。
立威已经足够,珠兰从系统数据上看,自己在内务府的威望值与杀人抄家数据为正相关,已逐步攀登到80,远远超出了太皇太后在内务府的数值,距离皇帝只差五分之一了。
因顺治朝的账目都太老旧,翻查不易,珠兰就让吓破胆的包衣们自己指认。
结果她低估了下头想上位的决心,在前期敲打足够的情况下,互相举报的开始变多。
几个女官那里门庭若市,你早晨来,我比你更早,能阻止我的只有宫门开启的时间。连杀带流,包衣里的大势力被连根拔起,剩下的游兵散勇生怕跪的不够快,跪的姿势不够好看。
为了不至于酿成不好收拾的局面,比如包衣死绝之类的。康熙元年之前的账目只要按照银两折算补足,便可不再追究其他责任。
主要也是珠兰懒,没心情给爱新觉罗家清理旧黄历。这也是搞半天也不给能量的缘故,她不想继续干了。
这么着,二十多天里,内务府又收入六百万两。
这帮老包衣,家里老金、老银、老铜钱是真不少。
这部分钱就不能都支援前朝了,珠兰得拿去平账目,拖欠的工钱得补发,货款得结算,还有一些一直是空头支票的福利待遇得从这里出。
她虽然是个皇后,却很有契约精神,绝对不强买强卖,按照一份劳动一份工钱给发足了。
这么着,就有快破产的皇商莫名结了尾款,一夜回春的;人都死了,家属还得了一笔当家的康熙某年当差银子(含利息)的;还有,莫名被补上四年冬季室外低温补贴的盛京各衙门???
珠兰再看系统,那就没有花钱的不是。忠诚值涨的那就叫一个快,比杀人那会儿可快多了,远在宁古塔的都出现90以上数值的死忠了。
内务府的包衣,记吃不记打,见主子娘娘如此体恤下头当差的,恨不能把娘娘供起来。
不枉费我为了保障补贴能发到个人手里,叫索额图安排专人敲锣打鼓的去发钱,几乎要挨个给他们发手里。珠兰点点头,看数据情况,这补贴是发到位了。
可惜没得能量结晶,看来这种小范围的恩惠还不足以撬动世界进程。
想要扩大施恩范围,探索能量结晶新渠道,就得搞钱,珠兰绝大多数时间不是在查账,是在想开源。
能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做事,是她做皇后的最大动力。
当然,现在给的赏赐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去做的,但谁不知道管着内务府的是主子娘娘呢。
何年何月有皇后管内务府的,曾经的议论一丝一毫都没有了,包衣和皇商们都盼着主子娘娘长长久久的管着他们。
也有些手脚被斩断的宗室和勋贵不满的,可他们面对的是亲政?有兵?自信爆棚?嘴毒?极端信任葛布喇?缺钱的皇帝,干脆闭宫不见客的太皇太后和太后。
前朝,拦着不让皇帝抄太多鳌拜党羽的家,已经是他们能做的极限了。大家都沾亲带故的,还是先把八旗子弟保下,包衣们就放放吧。
要说他们不敢帮着皇帝反对权臣,可现在他们却敢于在皇帝的盛怒之下去给鳌拜党羽说好话,有时候君臣之道就是很微妙,不让皇帝扩大现在的打击面,就是保护将来的自己。
毕竟,当年天下何人不通鳌拜,你索尼又如何。
前朝的热闹,珠兰没关注,那些大臣对皇帝的忠诚度好些都不够60,更何况对她这个新来的皇后了。
内务府这边,珠兰看有些是花钱都买不到忠诚度的,敬你是条汉子,都记下,有把柄的拿下,没把柄的陆续拨到外朝跟大臣们刚去吧。
皇帝在前头一番操作,鳌拜党羽空出不少缺儿了。正好内务府这边的,可以转任出去。
因为有些烂账是真烂了,死活找不到苦主,那就给皇帝花吧,又给他二百万两。
珠兰又请示皇帝,还得送太皇太后两百万两,皇太后一百万两,两位老太太闭门不出,就是最大的支持。甭管老太太用不用,这是孝心。
皇帝想了半天,同意了。
皇后貌似过于大方了,可她是对朕的母亲和祖母大方,她果然是爱朕啊。
珠兰想着,这给内务府干活,是又吃货又吃人,还能有找不到的苦主。
这比我当年可狠多了,珠兰表示学到了,让系统学点好,别学坏。
系统???
慈宁宫
皇太后捧着一只小匣子来见,太皇太后没好气地告诉她自己收着去,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苏麻喇姑带人封箱入库,回来后张口结舌,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太皇太后坐了良久,珠兰这个套路过于真诚,让人不好接了。当年她在盛京时,只见过山西来的商人有这份诚意。
短时间内,她不好拿珠兰怎样了。可皇帝不近女色这事儿,不是钱能解决的啊。
太后讪讪的回了寿康宫,这么多银票,还有珠兰特意送来的金银瓜子,这可怎么花销是好。
不是她没见过钱,她的嫁妆肯定比这个数不少,但她是真没这么多现银。她一年的俸禄在一万两,各类供奉也多,花销不多,但可存不下这个数。
儿媳妇一出手,礼有点大。要不,就按珠兰说的也做点买卖,闲着也是闲着的……
太后的亲密度,又涨了。珠兰抿嘴,这位才是心思淳朴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