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承包颜值(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个年节,珠兰过的其实并不忙乱。宫中筹备、安排、布置等一应事宜,皆有内务府女官、太监处置。
她只每日打开系统面板,查看主事之人的办事数据,便能判定其人所处置的部分情况如何,做好的就赏赐,下次就能做的更好。做不好的,就对应派出自己身边女官前去监督、整顿、改善、提高便是。再不行就换换地方,能者上庸者下罢了。
系统的数据包罗万象,涵盖一个人所有能够数值量化的部分,包括生理、心里等各个方面,在每大项中又有小项,珠兰有时候都懒得细看。
因为人员可控,各类事务性工作便只是事务,也没有需要斡旋、绥靖、悬疑、迷惑、顾忌之处。人心服了,事情便顺服了。
尼雅、图雅四个是跟惯了大格格的,对这种做事模式十分适应。在家时格格从来没有看走眼过,进了宫也是如此。只见一面便晓得谁该派去扫地,谁该派去传话,哪个可以管人,哪个只能管库。
春苒、夏笙四个就是惊的目瞪口呆了,原来逢年节时,她们这些乾清宫大宫女连带首领太监顾问行都要去慈宁宫,等着安排调度,那时候可忙乱多了。宫女太监连带着内务府不是这儿出毛病,就是那儿有问题,都得请太皇太后示下。可这一摊子事儿,今年到了主子娘娘这里,居然就理顺了,稳稳当当按部就班的。不是说就没问题了,就是解决的速度比犯错的速度还快。
只要不是涉及两宫之事,便是乾清宫那头儿的,她们商量着就也办了,娘娘都不带问一嘴的。便是涉及到两宫了,她们与四雅再商量着,就也能办了。若是要去娘娘那里分说的,便不是具体事务,而是图雅与尼雅整理的体系制度问题了。
四女早先自觉是从乾清宫出来的,都是见过太皇太后的,听过苏麻喇姑教诲的,并不服气宫外来的四雅位列自己等人头上,私下有点挣长短的心。
可这几个月下来,见她们行事妥帖不说,还各有各的长处,算账、盘库、管人,千头万绪的,居然在她们眼里都是小活儿了。
连带着,主子娘娘做事公平公正,虽然不怒自威,但赏罚分明,四雅并不受到偏爱,没过多久春夏秋冬四女就心服口服了,姐姐长姐姐短的与四雅相处甚好。
当然这里也有珠兰投入了观察点提高她们的忠诚度的关系,否则她们不可能跪的如此丝滑如此之快。
两宫派来的嬷嬷,没过多久就被她们这些女官联手挤兑的没地方站了,每日入宫当差就守着屋子尽一尽本分罢了。因主子娘娘在内务府干戈动静大,杀人盈野都说得上,那两位战战兢兢的一点老嬷嬷范儿都拿不起来。
还有早先内务府给送来的两名女官,阿娜尔与慕珂,一个石榴一个葡萄,生的柔婉苗条,旁人不晓得,春苒与夏笙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内务府那边送来做什么的,不安好心的奴才秧子,哼。
也就是主子娘娘仁善,即便举荐她们来的管事都被收拾了,也还留着她们,不曾打出去。就让她们管着后殿的洒扫,也是有个活计做,可比不上自己四人风光。
珠兰也觉得貌似有俩嬷嬷和俩女官没使用上呢,开了年得给她们的长处找个地方发挥。这事安排给图雅和尼雅处理了,她便撩开手了。
因着内务府一顿大清洗,原本忠诚在三十几的几人,相继也涨到了60以上。便是太皇太后派来的穆嬷嬷,也是有眼力见的,晓得这位主子娘娘不好伺候,自然就涨了忠诚度。
太监里就出头了一个王二敏,算是在女官之外站住了脚,每日往乾清宫传话都不用他,他生生能跟满宫的太监搭上交情,回来学说话,就能哄得主子娘娘开怀。
珠兰也是觉得这十个太监,过了年得好生安排一番,人力浪费可不行。宫女们都分给女官打下手去了,这太监也不好这般安排,他们能做的反而宫女不好办。
春苒几个而今只觉得深受重用,如今日子过的,比在乾清宫做大宫女时可熨帖多了。
因为这个,珠兰再看系统时,春夏秋冬四女官的忠诚值还迎来了自然增长。
谁不喜欢无比信任自己还放权的领导呢,士为知己者死啊。
珠兰她呀,封印后是真放假状态,不用去内务府坐班了,除了陪俩老太太和皇帝,就是听底下三妃奉承,要么哄着塔娜,或者见一见外头的命妇。
所以,珠兰做这个皇后的主要任务不是干活儿,而是陪玩儿,换句话说,提供情绪价值。
这三位都起的早,一大清早就得要人陪,陪了早上陪中午。
若能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珠兰暗叹,虽则过了十几年这样的早睡早起日子,还是怀念懒觉。
偶然还要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在陪皇帝用了晚膳后,应对皇帝突如其来的娃娃打扮活动。
虽然这个娃娃,是她???
腊月二十八,乾清宫暖阁的铜炉烧得正旺。
康熙将《三藩方略》五卷推到一旁,一大早就踩着金砖上的日影踱至库房。
鎏金铜锁开启时,黄花梨木柜里的首饰匣子泛着珠光,他指尖拂过层层明黄缎面,最终挑出三只朱漆长盒??点翠累丝金凤头面的羽翎凝着江南的文华之气,红宝石貂毛头面的金托上錾着万寿纹,东珠珊瑚头面的珠子颗颗圆润如满月。
晚膳后,珠兰捧着青瓷茶盏陪他在屋里转圈散步,积雪在琉璃瓦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康熙忽然开口:“前日见你赏给端敏格格的头面,倒比自己戴的鲜亮。”
怎么突然提起了端敏格格,这位是简亲王济度的次女,比皇帝大几个月,由于其母为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与太后有些亲戚关系,她自幼被接入宫中,由当日的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后娘娘抚养。康熙元年之前,她在宫中接受教育,生活起居与皇室公主无异,之后则出宫归家,等待指婚,然后就等到现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