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空手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亲入险地,救你性命,当不得你阿兄?别说当你阿兄,就是当你阿叔都够格了......”

    柳憕心中:(╯‵□′)╯︵┻━┻

    你才多大,我叫你阿叔你敢答应???

    嘶——

    别人是肯定不敢的,但要是他的话......

    还真不好说啊!!!

    “我跟你兄长平辈论交,叫我声阿兄你不亏,我还得帮你处理这些破事,你以为我愿意当你阿兄啊......”

    柳憕全程黑脸。

    王扬不耐烦道:

    “算了算了,这事儿我不管了,你是挥剑斩情丝与那四个姑娘断个干净,还是没斩明白被人按下做汶阳赘婿,就看你自己的造——”

    “兄长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柳憕飞速下拜行礼,心在滴血。

    王扬露出笑容:

    “贤弟何须如此?快快起来。这般大礼,倒叫为兄过意不去了。弟既称我一声兄长,那我这个做兄长的,也不能空手......”

    哼,还算个人,看他送我什么......

    然后王扬就给柳憕讲了一下汶阳蛮的“商业蓝图”,柳憕越听越奇,越奇心越悬,连王扬这个话头的起由都忘了,小心翼翼地插话道:

    “那个,阿兄,就是,这事儿吧......你可得想好啊!它可不好兜啊!兜不住的话,咱俩就都回不去了!你有没有把握啊?不是不信你!就是这话不好圆啊!我是可以尽全力去圆的,但我能力有限,也只能是配合,关键还是得靠你啊!我当然知道阿兄你的厉害,可到时候人家要缔约,咱俩怎么办啊?!”

    柳憕本以为王扬入蛮来是必有所恃,原来“所恃”就是编了个通商的弥天大谎......那肯定要被拆穿啊!想到此处,只觉归乡之望渺茫,鼻尖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王扬无语道:“不用你圆,这事儿是真的。”

    “对对对,先让自己相信是真的......”柳憕紧张地握了握拳,给自己打气。

    王扬不得不再次解释道:“......不用你相信,这就是真的!”

    柳憕连连点头:“对对对,阿兄高明,这就是真的!”

    王扬也是醉了:

    “你特么......我一个诚信君子,这么大的事儿我会胡编???”

    柳憕也是哭了:

    “阿兄你要这么说,我就更不敢信了啊!!!”

    王扬:......

    是什么让一个诚实守信、讲文明、树新风的大好青年,穿越后变成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了?是时代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王扬只好再费口舌:

    “朝廷要开蛮路,这是定策!所以我才有机会救你出去!不然你以为我空手套白狼啊!”

    “空手套白狼?”

    “就是啥都没有还想套别人好处,无本生万利。”

    柳憕琢磨了一下,不确定问道:

    “朝廷真要开蛮路?”

    “早说是真的了......”

    “不可能啊!朝廷怎么可能同意和蛮部通商?这不是资敌吗?”柳憕还是不敢信。

    “没什么不可能的,资敌资得好就能制敌,我写了篇策论,托令兄转交令尊,再由令尊呈给天子,天子已经点头了,先于汶阳部试行通商。”

    柳憕愣了几秒钟,然后立即换上一副敬佩叹服的表情:

    “阿兄才学显著,谋略超群!此次上达天听,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啊!”

    还策论呢,嘁,天子能凭你一篇策论就通商?还不是看我爹的面子?不过我爹肯把此策呈上,说明确实有东西,阿兄确实全才......呸呸呸!什么阿兄!

    唉,天子什么时候能看到我的策论呢?

    不过......我好像也没有什么策论......但这次被囚,所见所闻,颇多心得,等回去之后,写篇《治蛮策》试试看......

    柳憕虽然演得极尽真诚,但王扬一眼就看出他言不由衷。

    不过王扬也不在乎柳憕怎么想。至于简在帝心的事他现在已经没有把握了。之前在庾易那边留了个暗手,想通过打动天子让自己多张保命的底牌,可这么长时间以来,天子一直没什么表示。或许是表示了他不知道?有可能吧,但也不排除自己自作多情了,天子压根就没注意这边。

    上达天听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王扬大一的时候曾中二地给某某部“上表”,洋洋洒洒一通论说,建议把“逻辑学”纳入高中基础课程体系之内。之所以说“中二”是因为他一不讲究上表的方式方法,二居然还是用古文写的,三来他当时学识太浅,根本写不到点子上.....最后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

    后来他才明白,这种事想要做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都不说做成,就是想一纸成功达于案头,那也得谋定后动。所以他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庾易身上。更何况庾易这边他只是猜测,说不定庾易根本就没有和那位说过自己的事。故而他借着柳憕被绑的契机,又献了定蛮策。

    一来是给萧宝月挖了个暗坑。如果萧宝月或者萧宝月后面的人居心叵测,想要“盗版”他的想法,或者“盗版”之上,再来个灭口什么的,那这篇策论就可能成为翻盘的一个伏笔。二来此事涉及营救柳憕,并且由柳国公转交,这个渠道比庾易要稳。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天子似乎对他的策论不太在意。尽管柳惔代转柳国公的回复时多有勉励之辞,但王扬却察觉到了天子不以为意的态度。

    许是他写得太超前了,不得圣心?又或许帝王心术,不示人以好恶?可能的理由太多,王扬也摸不准。自古文人便有“献赋”的传统,即在正常的进取程序之外,通过天子(有时也不限于天子)进献辞赋,以博得青睐。李白、杜甫、柳宗元、温庭筠,都献过赋,有人献一次即成,有人屡献无果。李商隐曾献文章于京中显达,自己描述等待的忐忑云“进不敢问,退不能解,默默已己,不复咨叹”。王扬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不过也是被拿捏了,体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