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57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礼乐制度崩溃,众人皆茫然不知所从。无数大贤纷纷思考出路,或求之于内,如儒家的仁义,道家的无为而治;或求之于外,比兵家以战止战,纵横家合纵连横,法家重建秩序;或求之内外。
秦以法强,又以法亡。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按军功受爵,改变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即便庶民,只要有军功便能受爵为官。
及至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统一四海。然而,天下万民疲敝至极,不思休养生息,反而继续劳民兴兵,故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诛暴秦伐无道。
至高祖奄有天下,民生凋敝,遂行黄老无为之政,与民休息。然而,时移世易,几十年后,豪强不法、诸侯国为患、富商游侠为祸乡里,外有匈奴,内忧外患。
故而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派刺史打压地方豪强,外击匈奴。孝武的儒术非是单纯的儒术,《汉书》有云,孝宣皇帝曾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所谓霸王道,儒家仁政被称为王道,法家的严刑被称为霸道,外儒内法便是大汉的治国之道。然而,道虽好,也要人执行。至于桓灵之世,不用我说,你们也明白。
诸子百家有些淹没在历史中,如纵横家,有些不断发展适应变化,如儒家,有些衍生出新的支脉来,如太平道。
道虽不同,或胜或败,但立道之初,皆是心怀大义,致天下太平。至于以后失控,皆不是立道之初的本心。”
郭柔缓缓说着,曹操和郭嘉忍不住凝神聆听,而林中等人则泪流满面,哽咽不能言,为的是有人能懂大贤良师。
郭柔见了,望着几人道:“太平道败了,但是一直有人在为致太平而努力,他们或许是庙堂之上的文臣武将,或许是郡县之中的官吏,或许是征战的士兵,或许是耕田的百姓。
我之所以不喜欢太平道,是因为里面掺杂了愚民和盲目崇拜。日食月食,非因天狗,乃是日月地运行所致。病了,就去看医吃药,而不是救助于符咒。”
林中听了,忍不住为大贤良师辩解道:“符水里有药有粮,百姓愚昧无知,只能用此计。”
郭柔道:“我知道。然而,百姓愚昧,就开启民智,孔子有教无类便行的是此事。所以我说,我与太平道道不同,非但不是汝主,反而是汝敌。”
林中等人惊呆了,求救的目光看向曹操。曹操咳了一声,道:“女王对事不对人,针对的是你们信奉太平道里的蒙昧。”
郭柔道:“正是这个意思。”
林中三人松了一口气,原来郭少君不是厌恶他们。郭少君娓娓道来,话虽不客气,但他们心中反而更认同她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曹操道:“你们另有想法,女王又不应,事已至此,不能稀里糊涂,要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林中三人心里正稀里糊涂呢,哪里说出什么所以然来,支支吾吾,言语混乱。
郭柔对三人道:“司空交友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相待如一,人情练达,洞悉世事,乃长者,智者也。
尔等跟随司空多年,劳苦功高,忠心耿耿,与旁人不同,无不可对司空之言。比如家中赋税重、劳役苦、打仗频繁……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曹操听到夸赞,心中快慰,再听到赋税徭役打仗之事,脸有些火辣辣的,但若能就此稳定青州军军心,便是骂他,他也认,何况说的是真事。
遂推心置腹道:“今日不分主臣,只论朋友。你们跟随我多年,有什么想法,乃至委屈一并说出来。”
林中杨林陆安等人,扭捏了半天,不发一言,连郭柔都嫌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