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闷炖鲤鱼,大厨师李爱国,老许着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此时验收工作的结果已经无悬念了。

    “爱国同志,这些设备都是你自己设计的?”卓科长环视了一圈,开口问道。

    “是的,其实大部分都是借鉴了国内气象站的老设备,和国内气象站的工作经验,只是改进了一点点。”李爱国回答。

    李爱国倒不是贬低自己,毕竟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靠着这些老式设备,撑起国内气象预报的大旗,这些气象专家们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卓科长却只把李爱国的话当成了谦虚。

    “要是这些设备在金陵君区推广,你觉得难度大吗?”

    “设备的制造倒是没什么难度,关键是人员的培训,新设备都标配了一整套标准操作规范,只有按照规范操作,才能确保准确性。”

    “这个好办。”

    卓科长扭头看向技术科科长:“张新文同志,你觉得呢?”

    这意思很明显,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看你们能不能把握住。

    “改进设备,我们是支持的。”技术科科长明白卓科长的意思。

    揉了揉肿痛的手指头,先是带头做了自我批评:“今天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一味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躺在功劳本上睡大觉了,我回去后一定会认真学习,剖析错误思想的根源。”

    随后,技术科科长做了表态:“我们会全力配合好李爱国同志的工作,吃透这些设备的操作流程。”

    “那这个事儿就落在你身上了。”

    卓科长这话意思很明显,今天的事情就一笔揭过了,要是再敢动手脚,就得打屁股了。

    “我服从组织安排。”技术科科长也明白这些,连忙点头做了保证。

    有几个专家还想提出反对意见,被技术科科长给瞪了回去。

    “嗯,那就这样,后续的工作由你们自己跟爱国同志对接,下山后每人写一篇检查。”卓科长接着说道。

    专家们纷纷点头。

    眼看简短的会议要结束了,黄教授此时举起了手:“那,那我们小型气象站的验收,算不算通过了。”

    “当然通过,并且我还得给你们打个优,对你们金陵气象站提出表扬。”卓科长对这位老教授也是有些无语了。

    哗。

    有了这句话,现场憋了许久的掌声这才响了起来。

    那些社员们欢呼雀跃,这些设备是他们用肩膀扛上山的。

    水队长也兴奋得直拍肚皮。

    从此之后,他就是正式的值班员了,能够赚钱给老娘看病,让弟弟读书了。

    齐得名几个研究员更是一改往日的拘谨,兴奋的跳了起来。

    搞了这么多年天文工作,都没能拿出像样的成绩,建造个气象站竟然得了表扬,早知如此,早该改行了。

    欢呼声中。

    公社生产队送来了十几条大鲤鱼,社员们就地生火,准备炖大鲤鱼来庆功。

    “这些鱼啊,是水队长带着几个娃子昨天晚上到河里面摸来的。”生产队长担心李爱国拒绝,主动解释了来龙去脉。

    “大叔,您放心,今天这鱼我还非吃不可了。”

    李爱国看了看那十几条鱼,摸摸下巴说道:“队长,你听说过一道闷炖大鲤鱼的菜肴吗?”

    “怎么,爱国同志,你对厨艺还有研究?”生产队长来了兴致。

    他们原本打算直接把鱼扔到锅里面,放点油,放点盐,抄吧抄吧就行了。

    得知了生产队长的做法,李爱国觉得有些暴殄天物了。

    “这么着,我来掌厨。”

    “那太好了,我带人给你打下手。”

    生产队长把李爱国做菜的事情给社员们讲了,社员们都来了兴致,纷纷围了过来。

    李爱国抬头看向卓科长:“老卓,你也留下来凑一口。”

    “那我就占你个便宜。”卓科长也是穷苦农家孩子出身,此时俨然没有了大科长的架子,蹲在铁锅旁烧起了火。

    “我告诉你们啊,没有谁比我更懂得烧火了。”

    看着一脸嘚瑟的卓科长,李爱国总觉得这家伙像那个金毛。

    临近中午的时候,肖参谋也开着吉普车赶来了。

    最近金陵君区调整,肖参谋是大忙人,出现在这里的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卓科长丢下烧火棍把验收情况跟肖参谋做了汇报。

    “爱国这事儿办的漂亮极了,也很有分寸,注意了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