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终于像个官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来没个几百两根本不行。

    然而像高得银这种进士出身的京官,只需一封信就能搞定。

    属物美价廉,那地主当然请他帮忙了。

    这也充分说明地方官对京官都有一种“敬畏”之心,因为谁也不知道京官哪天会不会变成他的上司,或者在朝中火箭似的上去,成为可以左右地方官命运的存在。

    这一点在扬州知府方大人身上也体现出来,明明比对方高了几品,但方大人对高主事却是特别客气,一口一个高大人,唯恐哪里怠慢了这位在都察院工作的清流。

    高主事这边按常规拿了赵安给的红包没有当场看,只是让一起来的工作人员给赵安办理官凭手续,借口方便去了茅房。

    进了茅房,赶紧打开红包,发现里面竟是张一千两的银票后,高主事的样子怎么形容呢。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这一千两真如一场及时雨,替高主事一下解决年关难过的大问题。

    再次回到赵安办公室时,虽然看着还是一板一正,但眼神无疑温和亲切许多。

    赵安这边领了巡漕御史的官凭,随口问一位工作人员巡漕御史的衙门在淮安哪里。

    结果被告知他没有衙门办公。

    不是他这个巡漕御史是临时委任,而是就没有。

    准确说,四十五年前有,现在没有了。

    江淮地面上原本是有一个专门办公的巡漕御史,只是乾隆十年后规定都察院不再往淮安派设专员,因此淮安地界的巡漕御史成了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的兼衔。

    也就是说在赵安之前整整四十五年,淮安都没有巡漕御史,所以,也就没有专门的御史衙门。

    更没有专门护卫随员以及属官。

    跟督学委员一样,赵安依旧是光杆司令一个。

    这让赵安有些郁闷,却不敢在面上表现,办完手续就请知府大人、高主事去吃便饭。

    大鱼大肉自是不在话下,吃完本是要安排高主事接受商务招待的,毕竟扬州瘦马名闻天下,人高主事大老远来一趟不给安排就是他不懂事了。

    赵安自个不嫖,但他喜欢请人嫖。

    没办法,风月场所是眼下官员增加感情的好途径。

    哪怕老太爷再三规定官员不许出入此类场所,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太爷只说不让出入风月场所,没说不能把姑娘带出来啊。

    扬州有不少不对普通人营业的顶级场所,出入此中的非富即贵。

    不挂牌,当然就不叫嫖了。

    未想知府大人那里也有相关安排,赵安肯定不好和知府大人争,回到府学屁股还没坐热,马副校长却奔了过来,说是府学外面来了一大帮营兵,带队的把总指名要见校长大人。

    “当兵的?”

    赵安疑惑,他没调兵啊,这兵哪来的?

    带着不解来到学校门口,一问才知这帮营兵是参府衙门派来专门护卫小赵大人到淮安调查的。

    是抚台大人走前特意给小赵大人安排的“惊喜”,因为抚台大人知道巡漕御史是个空架子,这才贴心的给小赵大人送上一套仪仗。

    带队的把总叫侯封,名字听着很喜庆,反过来就是封侯,大概其出生时父母对其寄予很大的厚望。

    但估计封不了侯了,因为三十几岁的人才混了个七品把总。

    听着是个七品官,实际管辖兵丁也就三四百人,从这点看应是个营长级别。

    权力是远远不如同为七品官知县的。

    侯把总显然也知道自己这个七品官没法跟人家文官比,因此对自己要保护的赵大人特别客气,直接执的下礼。

    其带来的一百名营兵算是扬州驻军能拿得出手的精锐,只是在赵安眼里这些兵真就一言难尽。

    精神面貌奇差无比,武器装备看着也是老旧,赵安怀疑营兵们背着的鸟铳能不能打响都是问题。

    说这帮兵是民团都有点羞辱民团了。

    但这是人抚台大人和参署老爷的好意,赵安必须要领,想了想,吩咐马副校长从府学公账支五百两,给侯把总一百两,下面几个哨官一人二十两,营兵们则每人给三两。

    掂了掂银袋后,侯把总高兴的朝手下喊道:“还不谢赵大人赏!”

    “谢赵大人赏!”

    还没出工出力就拿了钱的一众营兵喜笑颜开,没精打采的瞬间满血复活,队伍都站的有点像样了。

    果然,有钱啥都好说。

    让马副校长暂时安排侯把总一行在府学休息等候后,赵安坐马车去了漕帮扬州分舵香堂,除了询问最新情况外,就是要丁九给他调几个能打的作贴身护卫。

    也没什么最新情况,就是僵着,漕运衙门跟乌龟似的不动,负责断运河的漕帮兄弟也只好不动。

    看看谁耗得过谁。

    一听少君要找护卫,丁九忙给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就是不久前率领手下漕工用竹篙把焦家打手打的落慌而逃的百里云龙。

    “百里云龙?”

    赵安点了点头,因为百里云龙这名字一听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且有实战的战绩证明,就是他了。

    丁九忙安排人去把百里云龙叫来,待人过来后,赵安才发现这位高手相貌平平,又黑又瘦,不到三十的样子。

    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能以少击多的高手。

    转念一想人不可貌相,便笑着对不明状况的百里云龙点了点头。

    丁九这边将意思一说,百里云龙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回去挑了十名身手好的手下跟随他一起保护少君安危。

    除了百里云龙十人,赵安又要了任朝阳、庄迎九二人用于跟扬州分舵、淮安分舵联络。

    队伍凑齐后,赵安也不等明天了,直接启程前往淮安。

    坐的是马车,前面是骑马的侯把总同四名手下,后面是步行的营兵,打着的是都察院送来的“钦命巡漕监察御史”长牌,另外还有回避牌,队伍看着还是颇为气派的。

    坐在马车里的赵安也是头回生出我终于像个人,不对,像个官的自豪感。

    心喜之余,时不时的掀起车帘以一种睥睨天下的眼神巡视着路旁每一座建筑,每一个行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