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国内谈个500万合作都难,看看外国客户1亿美元买技术的豪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  张校长叹了口气。

    学校经费突然多了,让他这个校长不胜其烦。

    “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

    谢威知道,从卖火箭筒的第一笔经费到学校账户后,张校长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仅有上级领导会打招呼,还有更多缺经费、缺项目的单位找上门。

    口里说着是合作,实际上是打土豪。

    “对了,校企办的负责人什么时候才能到位?”

    谢威扭头问两人。

    从王征被谢威弄到香江去后,校企办现在完全处于无管理状态,还好,每个项目都有人对接,现在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罗诚即使没有去蓉城,无论是资历还是经验,或是说能力,他也没法直接掌管整个校企办。

    “人选已经定了,李校长从商务部那边找的一名比较熟悉国际贸易的科长,等跟122厂的合作有了结果再来。”

    张鸣秋急忙说道。

    现在的校企办,几乎是一团散沙。

    可人选真不好确定。

    强势的校企办主任,跟谢威两人在一起肯定会产生矛盾。

    能言听计从的,哪里又能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还要懂得市场?

    全国能懂市场经济的都不多。

    而现在,校企办负责人貌似还需要懂得投资?

    谢威干事,一直都是管杀不管埋。

    听到这话,谢威顿时皱起了眉头,坐在副驾驶的他扭头看向两人,“你们这是对校企办的事情一点都不上心?好歹,学校的各种课题跟项目还要指望校企办补贴!”

    “谢威啊,年轻人要懂得尊老爱幼,我们都这么大的岁数了,很快就退休了,你忍心让我这黄土埋到脖子的老头子整天为这些事情操心?”

    张鸣秋一脸笑意。

    “那要死脑细胞的。年轻人死点脑细胞思维会更敏锐,我这样的老头子,脑细胞死多了,会老年痴呆的!”

    刘德宝也是笑容满面。

    谢威再次发现,两人的无赖劲越来越像李老头。

    老家伙在学校当校长的时间不长,影响却一直持续着。

    “对了,阿卜杜拉又来了,后天到学校。”

    刘德宝果断转移话题。

    “结果呢?如果还要扯皮,完全是浪费时间啊。”

    国际贸易谈判向来旷日持久,军火贸易谈判的时间更长,甚至为了一点条件都可能接连谈很多轮,持续好些年的时间。

    谢威不是不知道。

    可他不愿意。

    在他看来,提出的要求并不高,也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为的就是节约谈判的时间,不去扯皮,对双方都是好事。

    结果……

    “跟上次不一样,这次对方一点消息都没有透露,只是表示希望到达后能跟你先进行沟通再进行谈判……”

    谢威听到阿卜杜拉的要求,一时间也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哈工大一行人离开后,霍厂长召集了厂里中层以上的干部开会,从上午一直讨论到晚上,依然没有拍板是否接受哈工大的苛刻条件。

    不是霍厂长不愿意承担责任。

    500万的三年贷款,需要支付360万的利息总额!

    何况对方还另外投资500万,要占40%的股份,如此一来,整个汽车业务哈工大所有股权占比加起来就达到48%,差不多一半了。

    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

    成功了倒没有什么问题,可要是失败了呢?

    122厂因为直-5在今年停产,直-6早在70年就转入常州飞机制造厂跟昌河飞机制造厂制造,直-7则是设计过程整机严重超重在去年就已经下马。

    如此一来,以生产直升机为主的122厂此刻不仅没了直升机研制项目,也没有了生产任务。

    也正是如此,哈工大购买一架二十多万的运-11就那么重视,厂长、书记、总工亲自迎接不说,还急着搞新的汽车项目。

    一旦宏光1.0面包车市场反应不好,哈工大的500万投资不需要还,可借款得还啊!

    那会让本就日子难过的122厂雪上加霜。

    谁敢承担这责任?

    整个厂子上万的干部职工以及家属呢!

    “厂长,既然没有相关政策跟先例,上级又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嘛!厂里没法做主,不如问问部里领导的意思。”

    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到这方案,原本沉寂的会议室里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对,直接向上级汇报!由上级帮厂里把握方向,免得犯错误!”

    众人纷纷支持把事情反馈给上级。

    于是,霍厂长让人立即定明早上的车票,连夜回去收拾东西了。

    第二天,谢威以为又会展开跟122厂的谈判,还没等他出发,就接到了张鸣秋的电话,告诉他霍国强去三机部部里了,谈判的事情得等他回来。

    他倒也没多想。

    相比跟122厂的合作,他更期待阿卜杜拉的到来,尤其好奇阿卜杜拉带来了什么新的条件。

    也不知道那家伙要求谈判之前先跟自己沟通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谢威独自坐着学校的吉普车到了北方大厦,吩咐司机先回去,他谈完了坐公交车回去,就走入了北方大厦。

    虽然来的次数不多,对北方大厦的工作人员来说,也算非常熟悉谢威了。

    如此年轻,能主导跟好几个国家的客户谈判,不熟悉,把他挡在外面试试?

    “要技术?将军,您没有开玩笑吧?”

    见到谢威,阿卜杜拉连寒暄都没有,直接开门见山,表示可以同意谢威的报价,但是需要哈工大把远程火箭弹的生产技术转让给伊拉克。

    理由就是火箭弹消耗大,他们采购的数量也足够多——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6000枚呢!

    “没有!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就可以直接签合同了,跟之前的合作一样,现金,先打款!”

    阿卜杜拉自认为拿捏到了对方的软肋。

    总统只追加了1亿美元的经费,要拿下远程火箭弹的生产技术,还得拿到固体燃料的生产配方跟工艺,着实不够。

    所以,阿卜杜拉将军计划是利用合同免费得到技术,再以1亿美元采购固体燃料配方跟生产工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