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六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两人顺着人流往前挤。丝竹笙箫之声从临河的茶楼酒肆里飘出来,混着叫卖声、笑闹声、猜拳行令声,织成一张巨大的、喧腾的网。
卖花灯的少女提着精巧的兔子灯、莲花灯穿梭,嘴里吆喝着公子小姐买花灯。
耍猴的艺人敲着锣,引得孩童围观驻足阵阵惊呼。
卖菱角、莲蓬的渔女挽着竹篮,声音清脆,绣花鞋上沾着河边的泥土。
打铁花的匠人将烧红的铁水泼向夜空,瞬间炸开漫天金雨,引来一片震天的喝彩。
“瞧见没,这就是咱们江南的夜。”杨大牛得意地扬着下巴,大手一挥,指点着这片由他杨家船帮的船灯照亮的璀璨,“比长安那死气沉沉的宵禁强多了吧?哈哈哈。”
他顺手从旁边小摊上抄起两串红得发亮的冰糖葫芦,硬塞了一串给季琢玉:“拿着!甜嘴儿!”
自己也咬了一大口,咯嘣脆的糖壳裹着酸溜溜的山楂,吃得他龇牙咧嘴。
季琢玉学着他的样子,也狠狠咬下一颗裹满糖衣的山楂。
酸味激得她眯起了眼,随即又被浓郁的甜意包裹。
糖浆沾在嘴角,亮晶晶的。
她看着杨大牛那副毫无心机、快意恩仇的样子,听着耳边震耳欲聋的市井喧嚣,感受着舌尖酸甜交织的滋味。
一种久违的、纯粹的轻松和快乐,如同温热的潮水,将她从头到脚淹没。
好想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她跟花大叔两个人生活在江南。
花大叔没法一个人照顾她,她又总生病,花大叔要出去干活赚钱,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不放心。
于是,便带着她去长安城找秦姨。
她跟着杨大牛,在人声鼎沸、光影交错的繁华长街上,笑得没心没肺,仿佛所有的阴霾都被这盛世灯火暂时驱散。
灯火在她带笑的眼角跳跃,映得那双眸子亮闪闪。
她没注意到,远处临河酒肆二楼的阑干阴影里,一道冰冷的目光,如淬了寒气的箭矢。
穿过喧嚣的人潮和热闹的灯影,盯在她沾着糖渍勾起弧度的唇角上。
目光的主人,颀长的一道身影,握着栏杆的修长手指蜷起,骨节泛红。
浑身散发着幽怨,阴冷,怨而不怒。
他没有生气的理由,甚至连走过去指责她不安分的身份也没有。
“你今日若是不回头,就这么走了,今后我如何,与你再无干系。”
阁楼下,糖画摊前,此刻笑盈盈的人,曾说过的话回荡在他耳边。
是啊,与他再无干系。
这几日的相处,他心里已有了猜测,她不记得他们之间曾发生过的诸多事情,爱也好,恨也罢,她都忘了。
于她来说,是好事。
忘了就不痛了,她就能像现在这样,笑得欢心,乐得自在。
他这个记得一切的人,好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人却没醒,被困在梦境里,迟迟不愿接受现实。
夜市喧天的声浪里,糖画摊子前腾起甜甜的焦香。
季琢玉在老匠人的指导下,手腕缓慢地挪动,金黄的糖浆在冰凉的石板上流淌、凝固,眨眼间,一只威风凛凛、线条粗犷的老虎便昂首立于竹签之上。
“好好好,真像,好手艺。”杨大牛叉着腰,对着那刚吹好、还带着余温的糖老虎哈哈大笑,手拍得季琢玉肩膀直晃,“玉兄弟,你画的这只老虎真是神了,我瞧着越看越像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