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火中遗编 第十三章 稷下暗潮与农家铁锄(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织网”之策既定,盐滩化作战营!墨翟所借“非攻院”十名精锐墨者,如磐石入滩。
为首者,名唤“铁岩”,沉默寡言,筋骨如铁,擅守御阵战。
“姜公子,奉巨子令,助你整军三日!”铁岩抱拳,声如金铁交鸣。
三日!时间紧迫!
“盐工兄弟,皆苦出身,未习战阵。”姜郕阳指向聚集的数十名青壮盐工,“请铁岩大哥,授‘墨守’三三制雏形!不求杀敌,但求自保结阵!”
“善!”铁岩眼中精光一闪。此子懂兵!
“三人为伍,一弩两矛!进如锥,退如盾!”他沙场点兵,口令简洁。
墨者示范,动作刚猛。
盐工们虽笨拙,却在血仇驱使下,咬牙苦练。
荆烈手持墨守弩,专训弩手,强调“稳、准、省”。
工棚旁,呼喝声、踏地声、弩弦声,交织成肃杀韵律。
---
“搅动风云”之策,首战在即!
稷下学宫!
齐文化圣地,亦为东莱郡风云汇聚之所!
“欲借田氏之威,乱孟家阵脚,学宫论辩,最佳舞台!”姜郕阳对墨翟道。
“然学宫清贵,非有惊世之论,难入其门。”墨翟提醒。
“惊世之论?”姜郕阳嘴角微扬,“恰有一篇,可震稷下!”
他提笔,在粗麻布上挥毫泼墨!
标题赫然:《盐铁论·富民篇》!
“盐铁之利,非在官榷垄断,而在通有无、均贫富、利民生…”
“今东莱盐法敝塞,豪强盘剥,盐工泣血!当开新法,省工增利,盐泽万民…”
字字铿锵,直指时弊!更暗藏水力工坊、玉粒盐法之利!
“此论一出,孟家必如坐针毡!郡守亦难自处!”秦漪赞道。
“然,学宫门禁森严,需引路人。”墨翟沉吟。
“引路人…现成的!”姜郕阳目光投向田玥所赠赤铜算符。
“程掌柜!备车!去‘观海别院’!”
---
观海别院,临风阁。
田玥素手烹茶,气度清华。
听完姜郕阳欲携《盐铁论》闯稷下学宫,她眉梢微动。
“搅动学宫风云?公子好胆魄。”她放下茶盏,“学宫祭酒淳于髡,性诙谐,重实学,或可一见。然…”
她话锋一转:“稷下鱼龙混杂。儒家博士公孙衍,迂阔守旧;纵横家苏厉,舌灿莲花;农家许行,性烈如火…公子此论,恐触众怒。”
“真理愈辩愈明。”姜郕阳坦然,“郕阳只求一鸣,不求众和。烦请小姐引荐祭酒。”
田玥凝视他片刻,忽然轻笑:“好。明日巳时,学宫‘论材台’,祭酒会点评新论。此符为凭,可登台一述。”
她推过一枚温润玉牌,上刻“稷下”二字。
“谢小姐!”姜郕阳郑重接过。
“莫谢。”田玥眸光深邃,“学宫之水,深过东莱。望公子…好自为之。”
---
稷下学宫,气象恢弘。
飞檐斗拱,书声琅琅。
“论材台”下,已聚集众多学子、游士。
高台上,一位身材矮胖、秃顶圆脸的老者,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什么,引得台下哄笑连连。正是祭酒淳于髡。
“……故曰:治国如烹小鲜!火候过了,鱼焦!火候不足,鱼生!哈哈哈!”
“祭酒妙喻!”台下捧场者众。
一儒服老者公孙衍却皱眉:“淳于兄!治国大道,岂能类庖厨之事?当以《周礼》为纲,仁义为本!”
“迂腐!”旁边一麻衣短褐、皮肤黝黑的壮汉许行瓮声道,“《周礼》能当饭吃?农人种不出粟,什么礼都是狗屁!”
“粗鄙!有辱斯文!”公孙衍气得胡子乱翘。
一锦衣佩玉、摇着羽扇的中年文士苏厉打圆场:“二位息怒!苏某观天象,魏王近日恐有异动,或可合纵…”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夹杂着淳于髡的插科打诨,好不热闹。
姜郕阳持玉牌登台。
破旧深衣,在锦衣华服的学子中,格格不入。
“咦?此乃何人?”淳于髡小眼眯起。
“小子姜郕阳,东莱盐户,有拙论一篇,请祭酒及诸位大家斧正!”姜郕阳朗声道,展开《盐铁论·富民篇》。
“盐户?论盐铁?”台下哗然!
“荒谬!贩夫走卒,也敢登论材台?”公孙衍嗤之以鼻。
“且听他说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