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沈水之畔的古韵新声(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连的晨雾还未散尽时,阿黄已经将绿色巴士擦拭得锃亮。12米长的车身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轮椅存放区的行李袋被重新系紧,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显示604AH,像块踏实的压舱石。他穿着件浅灰色休闲夹克,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和空一样利落的手腕,华为mate XT三折叠手机展开在中控台上,外屏是导航路线,内屏跳动着实时路况,最里层存着昨晚查好的沈阳美食攻略。"阿黄哥,金石滩的日出真的好美!"王萱抱着相机跑上车,鹅黄色卫衣上还沾着海边的潮气,芙宁娜跟在后面,米白色风衣口袋里露出半截《沈阳简史》。阿黄笑着帮她们把背包放进行李区,自动前门内摆门缓缓合上时,温迪已经抱着吉他坐在前排,指尖拨出段轻快的旋律:"去沈阳看故宫咯,听说红墙比蒙德的风车还漂亮!"派蒙在他肩头盘旋,小手里攥着块没吃完的海鲜饼干。
巴士驶离大连市区时,窗外的海景渐渐被丘陵取代。阿黄左手轻搭在方向盘上,右手时不时调整车载音乐的音量,邓丽君的《沈阳啊沈阳》混着车轮碾过高速路面的声响,在车厢里漾开温柔的涟漪。神里绫华靠窗坐着,指尖轻轻描摹着窗外掠过的玉米田,米白色长裙的裙摆随着车身颠簸轻轻晃动;甘雨在后排笔记本上画着路线图,兔耳发卡被晨光染成淡淡的金色;刻晴正对着平板研究辽宁省博物馆的展品清单,靛蓝色衬衫的领口别着支银色钢笔,时不时和身旁的钟离低声交谈。
进入营口地界后,路边的稻田愈发开阔。阿黄打开全景天窗,带着稻香的风涌进车厢,吹散了些困意。王萱忽然指着窗外惊呼:"快看那些稻草人!"芙宁娜立刻举起相机,镜头里绿色巴士的影子正掠过金黄的稻浪。胡桃从座位上弹起来,火红的双马尾扫过钟离的胳膊:"比璃月的稻草人花哨多了!要不要停下来看看?"阿黄从后视镜里笑着摇头:"到沈阳有更精彩的,先让派蒙数数飞过多少只白鹭。"派蒙立刻绷直小短腿,趴在车窗上认真计数,嘴里还念叨着"一只、两只、三只"。
正午在服务区休整时,阳光已经变得炽烈。阿黄将车稳稳停在充电桩旁,展开华为手机扫码充电,三折屏同时显示着电池充至78%的进度、餐厅菜单和沈阳故宫的导览图。王萱和芙宁娜手牵手跑去买烤玉米,回来时手里捧着个冒热气的玉米棒,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玉米须沾在嘴角也顾不上擦。钟离正给大家泡功夫茶,紫砂壶在他手中流转自如,甘雨负责分发茶杯,茶香混着服务区的烤肠香,在阳光下酿成温暖的味道。
神里绫华从包里拿出精致的便当盒,里面是切成小块的三文鱼寿司,海苔的咸香引得派蒙从温迪肩头飞过来,小鼻子嗅个不停。"给你。"绫华笑着递过一块,派蒙立刻叼在嘴里,翅膀扑棱棱地飞到阿黄身边,给他看沾着米粒的嘴角。阿黄伸手擦掉她脸上的饭粒,指尖触到小家伙温热的脸颊,忍不住笑起来:"慢点吃,到沈阳还有好吃的。"
驶离服务区时,阿黄打开车载电台,本地频道正播放着二人转选段。胡桃立刻跟着节奏晃起脑袋,还拉着荧教她扭秧歌的步法,火红的身影在车厢里跳来跳去。凝光靠在后排座椅上,手里转着钢笔,目光落在窗外掠过的辽河大桥上:"这条河比璃月港的主航道还要宽阔。"阿黄轻打方向盘,巴士平稳驶过桥面,左手伸出窗外感受着河风:"这是辽河,到了沈阳还能看到浑河,当地人叫它沈水。"
下午三点,车窗外的建筑渐渐染上古韵。阿黄指着远处的青砖灰瓦:"快到沈阳了,那是老式四合院。"王萱立刻凑到芙宁娜耳边嘀咕,两人对着那些带飞檐的屋顶指指点点,鹅黄色与米白色的身影在车窗前挨得紧紧的。甘雨在笔记本上快速画着建筑草图,兔耳发卡随着点头的动作轻轻跳动:"这种屋顶的坡度比璃月的民居更陡,应该是为了应对降雪。"刻晴接过她的本子细看,指尖在图上轻轻一点:"这里的斗拱结构很特别,待会儿去故宫得好好研究。"
驶入沈阳城区时,绿色巴士引得不少路人侧目。阿黄将车停在预订的豪华酒店停车场,拉好手刹的瞬间,仪表盘显示续航还剩150公里。他解开安全带转身,发现大家都在望着窗外的街景——路边的老槐树绿荫如盖,树干上挂着红灯笼,远处的现代楼宇与仿古牌坊相映成趣。"先去酒店放行李,"阿黄拿起华为手机收起导航,"半小时后出发去辽宁省博物馆,刚好赶上四点的特展。"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