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优势在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邱枫与杜光廷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把70军的32师、96师从正面战场撤下来,紧急增援74军。

    同时杜光廷还通知彭城的空军,速派大批飞机对单集G军轰炸扫射,支援作战。

    另一边,陈成兴也收到了徐武的报告。

    “果军这是跟咱们打的一个主意,都想迂回包抄。”

    “总队长,要不要立刻抽调兵力,支援21支?”楚云飞问道。

    单集的突然遭遇,意味着双方的焦点一下子转移了。

    如果单集被果军突破,己方将会陷入被动。

    “前线果军攻势并未放松,二总现在抽不出部队了。”陈成兴摇了摇头。

    邱枫虽然抽调了70军的两个师,但他是从与N纵对抗的前线撤回来了。

    第二兵团对二总前沿阵地的攻击并未减弱。

    “如果我们不支援21支,他们的压力就太大了。”楚云飞正色道。

    楚云飞都不用想,果军肯定会火速支援单集。

    “这我知道,现在只能看南线兵团了。”陈成兴看着地图上B纵的位置。

    从时间上来看,这三个纵队距离应该不是很远。

    “给卫司呤发电,请求火速支援单集!”

    “是!”.

    几小时后,B纵、M纵和中野F纵的近十万人投入战斗。

    原本果军攻、G军守的局面立刻发生改变。

    G军对单集果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近二十万人的部队,在小小的单集惨烈的搏杀,战斗一度陷入僵持局面。

    此时的金陵,国防部也召开了关于中原决战的军事会议,与会者众多。

    常瑞元看了一眼顾墨三给他的前线最新战报,这才坐了下来。

    会上,首先发言的就是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而且上来就是一阵抨击。

    “总统先生、先生们。坦率的说,我并不认为国防部对彭州会战的部署是令人鼓舞的。”

    “主力会战不是为了一个次要目的而进行的一般性战役,也不是某种的试探性行动,而是为夺取决定性胜利,必须竭尽全力的决斗。”

    “但是国防部的部署,有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积极进攻的精神呢?”

    “尽管如此,毕竟还是做出了一个部署,可这个既定部署却又一再的被随意改变!”

    听到这里,常瑞元忍不住了,把翻译耳机摘下扔到了桌子上。

    娘希匹!这是说谁呢?

    见常瑞元面色不善,何敬之站了起来:“巴大维将军、诸位,请允许我做一下说明。”

    “目前,G军侥幸占领了我肃县,但整体态势并未改变。”

    “国防部原定内线作战的原则,积极进攻的精神,丝毫不受影响。”

    “彭城我军主力,现正力解黄兵团之围。同时南线的三个兵团,也正在兼程北进,以求夺回肃县。”

    “我军仍以彭城为中心,与敌作逐鹿之争,我们的决心,始终未变。”

    何敬之从地图前回到座位后,常瑞元站起来走到地图前。

    在座众人立刻正了正身子,准备聆听指导。

    “彭城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

    “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彭城,因扼中原地区的南北要冲,自古以来便是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先总理令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彭城,兴师北上。”

    “光复彭城的第二天,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

    “民国十六年四月,也正是在彭城城郊,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张两部,大获全胜!”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二十年前,我从彭城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

    “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二十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

    常瑞元尽管一败再败,但是对他而言,只要能占住中原,就还有希望东山再起。

    这也是他把主力全部摆到长江以北的原因。

    对常瑞元而言,哪儿都可以丢,唯独中原不能丢。

    “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以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就在常瑞元确定了中原决战的方针后,西柏坡也定下了在中原与果军决战的计划。

    金陵与西柏坡召开决战会议之时,前线战斗依旧激烈。

    就在双方在单集猛烈交火的时候,为了调整部署,围攻碾圩的华野部队暂停了攻击。

    这让刚开完的果军上下备受鼓舞,报纸开始铺天盖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