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盂兰盆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执上明灯,继续前行。

    紫燕乐团是当日游街的主要表演者,自府衙门前启程,绕胜争府全街巡行。

    街上百姓先是听到鼓声,迎面打头是一辆悬挂白色灯笼的双骡平车。车板上立一精壮汉子,正有节奏地擂响战时背井离乡的鼓号。

    乐声渐近,更多人走出家门。曾参与当年战事的返乡者,默默跟着鼓点乐声,唱起记忆中苍凉却饱含深情的思乡曲。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起居,?狁之故……”(出自于《诗经?采薇》。)

    骡车后是画着五彩斑斓妆面的表演者。

    他们身穿各地道府的传统戏服,少数披挂着前周末年的褴褛衣袍与漆黑甲胄,手持武器盾牌,摆弄着各种对打姿势。

    其中身材特别显眼的表演者是摩尔和周人的混血儿。这些人的身材往往比庆国本土人高大、身板更宽壮。他们扮演着摩尔贵族,与饰演大庆兵卒的扮演者假作对打。

    队伍中还有一只巨大狼头,象征着已经被永庆帝打败的摩尔王??伊兰天阙。

    那些过于悲恸的人会从家里取来烂菜叶、臭鸡蛋,砸向扮作摩尔贵族的表演者,尤其那只巨大狼头,被臭鸡蛋砸中,更显滑稽丑陋。

    人群会因此破涕为笑,拍手称赞。大家在哀哭、无奈与祈盼中度过这夜。

    后排的演奏者们手持笙箫类乐器,奏出隐含奇异生机的乐调,牵引永庆帝持枪作战的生人像花车,井然有序地穿街而过。

    车上另有几位披挂北延女兵战袍的歌者,仅用“啊、呜”二声,哼唱出悲凉苍茫却又蕴藏希望的曲调。

    队伍最末是手持莲台烛火的男女表演者,以灯火开道,引他乡亡魂回归故里。

    紫燕乐团的队伍过去后,人们迎来民众组成的哀悼小团体,学府学子组成的诵读队伍,吟诵对家国的赤诚热爱。民妇组成的娘子军团,唱着各地耳熟能详的战时歌谣。

    正当街上众人以为仅止于此时,一声奇异的曲调穿透低沉噪杂,响在众人耳畔。开道的竟是一只口吐烈焰的飞天凤凰,惊艳了无数百姓眼眸。

    紧随其后是一架形似“战镞”的战时攻击型武器模型,名唤风弩,正是当年击败摩尔人的重要利器,源自于东暹王的发明。

    这支队伍犹如幽灵,悄无声息自各处角落汇入长街。

    天机商楼上的楚天机眯起眼眸,凝视那支周身白麻裙袍的队伍,目光锁定队伍中央白色飘纱的莲花肩舆。其上端坐得正是白莲教在各地挑选出来的圣女,足有十名之多。

    “通知楚真一,花开了。”

    游雀领命,旋即下楼。

    白莲教的队伍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人举着火把,摇动香铃,从不知哪的角落源源汇入。

    你根本不知道这些人之前藏在哪里。

    他们的周围会时不时燃起幽蓝色的冥火,照亮他们戴着的画有诡异图腾的面具,面具延伸出夸张的獠牙,行走时摆出张牙舞爪、类似狼的行路姿势,堂而皇之地穿街而行。

    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