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系统的新变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苏泽也是户部的“自己人”,山西司主司夏淳自然实话实说道:

    “这会计录是张阁老督办的大事,司内尽心尽力,如今已经开了头了。”

    夏淳又说道:“凡是有在京账册的部分都粗编完毕了。”

    苏泽惊奇道:

    “这么快?”

    夏淳苦笑着说道:

    “张阁老催得急,大伙儿也能加劲儿干了。”

    “这会计录其实各司衙门每年都要录,就是以往都是各编各的,汇编成册不难,难的是校对出其中的讹误,把账册算平。”

    苏泽顿时明白了夏淳的意思。

    大明这么大的一个朝廷,也不是没有帐的。

    只不过在编纂会计录之前,大家都是各算各的账,这些帐没有互相联系起来。

    大明最大的一本账,就是黄册了。

    朱元璋设立黄册制度,全名是赋役黄册。

    黄册是征税的凭证,十年一造,正册存南京玄武湖后湖黄册库,副本存州县。

    当然,玄武湖后湖的黄册,到底还有多少可信的数据,那就没人知道了。

    但是苏泽知道,在大明官场上,有所谓的“飞洒”和“诡寄”之术来逃避赋税。

    “飞洒”,就是富人涂改黄册,将田税摊派给贫户。

    “诡寄”,就是地主将田产挂靠在拥有免税特权的读书人名下。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手段。

    而且只要肯花钱,不仅仅是州县存的黄册能修改,就连玄武湖后湖的黄册也可以改到位。

    所以对于户部来说,编纂《隆庆会计录》最大的难点不是缺乏数据,而是垃圾数据太多,必须要小心甄别验证数据。

    苏泽问道:

    “山西马政的会计录呢?”

    夏淳点头说道:“马政倒是已经编出来了,苏中郎要看吗?”

    苏泽连忙说道:“那就多谢了!”

    夏淳又说道:

    “但是要请苏中郎移步到架阁库查看了。”

    苏泽连忙说道:

    “苏某明白,这些档案事关国朝机密,不能带出户部。”

    夏淳却摇头说道:

    “这会计录本就是要刊行的,谈不上什么机密,之所以要让苏中郎移步,算了,苏中郎随我来就是了。”

    等到来到了山西司的架阁库,看到了如同小山一样的账册档案,他才明白为什么夏淳要让他自己过来看。

    这也太多了吧!

    “这些就是山西马政的资料,太仆寺马场的数据也都在里面。”

    看到这些资料,苏泽想到的办法就是——摇人。

    整个京师,还有哪里比太史局懂算学的人多?

    苏泽从户部回家,就坐在书房里起草奏疏。

    ——【模拟开始】——

    《请清丈秀荣马场疏》送到内阁。

    张居正和赵贞吉都非常支持你的奏疏,内阁一致票拟赞同。

    一天后,隆庆皇帝御批通过奏疏。

    虽然皇帝通过了你的奏疏,但是在山西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晋王府和大同范氏暗中反对清丈马场土地,基层官吏阳奉阴违,在王用汲的监督下,也只清丈了部分土地。

    ——【模拟结束】——

    【是否花费2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剩余威望点:220点。】

    咦?

    苏泽赫然发现,这次系统又发生了变化!

    奏疏在皇帝和内阁那边都顺利通过,但是按照系统的标准,这份奏疏还是失败了。

    大明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政策是好政策,但是既得利益者明里暗里反对,最后把好的政策搅黄了。

    土地,正是地方豪强最根本的利益。

    地方上都是他们的人,如果他们拼命反抗,确实能让事情不了了之。

    就比如东汉初年光武帝度田,就是地方豪强不停地煽动叛乱,度田才执行不下去的。

    但是系统竟然能够消耗威望点,彻底执行奏疏上的政策!

    也就是说,系统不仅仅影响皇帝和阁老,也能够影响整个政策执行过程的所有人!

    【手提式大明朝廷】比自己预想的功能还要多!

    也对,这可是因果律级别的道具。

    这样一来,岂不是只要是自己制定的政策,都能不折不扣的执行?

    但是看到消耗的威望点,苏泽的兴奋劲儿又褪去了一些。

    一个秀荣马场的清丈土地,就要消耗200点威望点!

    如果清丈全国的土地,那要多少威望点啊?自己赚再多的威望点都不够吧?

    至于为什么一个清丈马场土地需要这么多的威望值,苏泽也有自己的猜测。

    之前的奏疏,基本上都是关系朝廷大政方向的,主要的阻力就是皇帝和内阁,也就是系统只需要改变他们的决策就行了。

    但是清丈马场,这是一个涉及到巨大利益链条的大事,影响的人也是数以百千计的,需要的威望值自然更多。

    当然,这些也都是苏泽的猜测,【手提式大明朝廷】没有说明书,苏泽也只能一点点挖掘它的用法。

    “确定。”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20点。】

    【请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

    八月十七日,太原,晋王府。

    中秋佳节刚过,晋王府内却没有多少节日的喜庆。

    现任晋王朱新,正在病榻上养病。

    这位嘉靖十五年就承袭王爵的晋王,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

    朱新原本是新化王之子,但是前任晋王无嗣,他是小宗嗣大宗。

    朱新谨小慎微过了大半辈子,但去年代藩被废,还是把他给吓住了。

    整个代王一系被除藩,那么多高级宗室一夜之间失去特权,朱新原本身体就不好,从代王除藩后更是缠绵病榻。

    当然,朱新虽然缠绵病榻,但是他脑子还是很清楚的。

    朱新派遣亲信手下前往京师,时刻打探京师的风向。

    朱新总结代王除藩的原因,就是对于朝廷的态度把握不清楚,给皇帝找到了废藩的借口。

    朱新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绝对不给朝廷废除晋王藩的理由。

    “王爷!”

    朱新的贴身管事冲进了卧房,将几份书信和几张报纸放在了床头。

    管事的说道:

    “王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