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9章 告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南北四支进攻叛军的兵力,他在蜀中稳坐中军帐,指挥天下兵马平定叛军。但是,陛下突然登基,这就打乱了太上皇的原定军事部署。他不得不思考应对之策。”高适小心翼翼地说着,偷偷地观察着李亨的面部变化。

    “太上皇做出了什么应对之策?”李亨忙问。

    “其一,太上皇接受陛下登基为帝的事实,并责令韦见素、房?和崔涣护送传国玉玺至灵武,传位给陛下。其二,太上皇当即宣称,军国大事交给陛下处理,但是事后陛下需向太上皇禀告,拥有知情权。收回两京后,不再过问政事。其三,改诏令为诰令,再次重申:陛下北定朔方,诸王分守重镇,合其兵势,以定中原。”高适仅仅陈述了李隆基当时的反应。

    “这些,朕早就知晓,没有新意。”李亨不以为然。

    “那是陛下没有往深层去理解。”高适循循善诱道。

    “什么意思?”李亨有些生气。

    “表面看,的确是正常的例行性动作,其实,太上皇的几乎每一步都暗藏着深意和玄机。”高适娓娓道来。

    “请详细述说。”李亨责令道。

    “数日茶饭不思,而后不得不接受陛下登基为帝的事实,说明了太上皇根本就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权力,是考虑到全国的平叛大局和陛下坐拥朔方军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无奈之举。”高适再次环顾左右后低声说道,“让房?、韦见素和崔涣三位内阁丞相共同护送传国玉玺,显然是大材小用了。微臣认为,这是太上皇派来陛下身边的心腹,目的就是监视陛下的一举一动。”

    李亨眉头拧成了疙瘩,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明显已经接受了高适的看法。

    “太上皇的第二点要求有何深意?”李亨再问。

    “军国大权交给陛下处置,这是基于承认陛下登基为帝后的必然动作,但是,保留知情权,就说明了太上皇不想完全放权给陛下。”高适分析道,“收复两京后不再过问政事,那更是权宜之计了。如果两京收不回来哩?那就意味着太上皇一直不会完全放权。对吧?”

    “对,的确是这样。”李亨目光坚毅地说,“看来,朕必须回调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河北军,集中朔方军和河东军,全力进攻长安叛军,尽快收复两京。”

    “此时,万万不可。河东和河北,官军与叛军激战正酣,怎么能轻易调回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河北军?应该放任两位将领对叛军发动进一步的进攻,意图获得更大的胜利,收复更多的失地。如果此时回调河北军,叛军势必反击,刚刚取得的战果旋即灰飞烟灭不复存在。”高适当即反对。

    “不为别的,就为太上皇的那句话。”李亨置气道。

    “陛下未免太过于情绪化。”高适批评道。

    “你说得对,此事容朕仔细斟酌后再做定夺。”李亨不再坚持,但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一个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帝王。李亨催促道,“你接着说。”

    “诏令改诰令,再一次印证了太上皇就没有打算放权。重申普安策的军事布局,说明了太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