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这天下让给太子又何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先农坛。

    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巨大的轰鸣响彻天空,让所有人都有了少许的楞神。

    但紧接着,大家都反应了过来。

    那是火药爆炸的声响。

    而传来的方向,是东北方,而那里,正是大明宫。

    右金吾卫的将士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纷纷把手放在刀柄上。

    羽林卫也立即有了紧张的应对。

    台下。

    长孙无忌看向远方的目光收了回来,跟房玄龄对视一眼,两人感受到了心中的震惊,也从各自的眼神中,有了判断。

    太子的火药工坊,炸了。

    他们已经顾不及这是怎么回事,因为紧接着带来的,是即将到来的巨大变革。

    台上。

    李世民远眺的目光转回,微微偏头看向太子。

    “是大明宫。”

    李承乾眼神平静,好像炸掉的火药工坊跟他没有关系。

    “是父皇的手笔吗?”

    很直接的询问,没有什么弯弯绕绕。

    李承乾毕竟不是神仙,自然不可能什么都能算计到。

    按照目光的情况来看,火药工坊的爆炸,最为得利的自然是李世民。

    况且就今天的安排来看,确实跟李世民脱不开干系。

    火药是李承乾最大的保障,就是因为有了足够的火药,所以才能有所震慑。

    所以李世民趁这次机会,安排人去炸了火药工坊,也是情理之中。

    “不是朕所为。”

    李世民微微摇头,直接否认。

    说完,顿了顿,又道:“太子可信?”

    李承乾也很直接:“我信。”

    这反而让李世民有些惊讶了,因为他这话说出来,自己都有些不信。

    祭祀祭奠都是他所准备的,羽林卫跟右金吾卫各自备三千人,也是他安排的。

    这个时候火药工坊被炸,怎么看都是他所为。

    然而太子却说信了。

    “若是父皇所为,我相信父皇不会否认,也没必要瞒着。”

    面对李世民的疑惑,李承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都到了这份上,纠结是与不是,还有什么意义。

    局势已经来到了临界点。

    李世民微微点头,略微沉默后道:“承乾就不好奇是谁所为?”

    李承乾呵呵一笑:“既然不是父皇,那就是青雀稚奴,不然还有谁呢。”

    长安城中的争斗,就是他们自己一家人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谁能,谁敢?

    这些都不用猜,闭着眼睛都能想到。

    李世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把目光放到了台下魏王跟晋王的身上。

    只是一眼,李世民就很快判断出来。

    这件事是稚奴干的。

    这很好判断,因为魏王的神情有些迷茫,而晋王太过于镇定了。

    到了这份上,晋王是演都不演了。

    确实,太子的火药工坊炸了,也没必要继续演。

    李承乾自然也能看出来,笑着说道:“我倒是小瞧了几分稚奴,他比青雀果断多了。”

    “看青雀这样,怕是还中了稚奴其他算计吧。”

    李世民叹息道:“确实如此,前日青雀入宫见我,说你暗中筹备了兵马,要趁这次祭祀,将他与稚奴格杀。”

    李承乾反问道:“父皇不信?”

    李世民摇头道:“我自是不信,若你真要狠了心,也不会拖到今日了。”

    李承乾淡淡道:“原本是不打算这般的,然今日过后,却不同了。”

    这是告诉李世民,因为今天的事情,所以改变了想法。

    魏王跟晋王,必须死。

    李世民长叹一声:“兄弟阖墙,何苦如此。”

    “若我求你,可否留他们性命。”

    李承乾仔细的看了看李世民,道:“还未开始,陛下就认为要输吗?”

    李世民回道:“朕只是希望给他们留一条后路。”

    “太子难道觉得自己一定能赢。”

    “没有了足够的火药,玄武门可不是这么好打。”

    李承乾点点头:“没有火药,确实多了几分麻烦,但陛下觉得,我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火药上吗。”

    李世民平淡道:“那也要试过才知道。”

    似是不想在这件事过多纠扯,李世民说道:“今日还须祭奠你母后,约束好你手下。”

    李承乾点点头,对着下面摆摆手。

    右金吾卫收到指示,自然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意味。

    不管是什么情况,祭奠长孙皇后这事,都不容有所变动。

    在李世民跟李承乾眼里,这比祭祀更为重要。

    先农坛的祭坛在暮色中肃穆矗立,三层汉白玉台基托举着青灰色的祭殿,檐角铜铃在穿堂风里发出细碎的声响。

    长孙皇后的灵位已由内侍恭敬摆于殿中,明黄帷幔垂落,映着前方三足鼎炉中腾起的袅袅青烟。

    檀香混着艾草的气息弥漫开来,暂时压过了远处大明宫方向若有似无的焦糊味。

    李世民携李承乾走在最前,玄色祭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石阶。

    羽林卫与右金吾卫的将士按列站定,甲叶摩擦的轻响与将士们刻意放轻的呼吸声交织,让空气里的庄重多了几分紧绷。

    台下的官员们垂首而立,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未散的惊悸。

    火药工坊的爆炸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而祭奠仪式如同巨石砸落前的最后一道涟漪,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上香。”司仪官的声音穿透寂静,带着古雅的拖腔。

    李世民接过内侍递来的三炷檀香,火光在他眼中映出微颤的亮斑。他缓步走到灵位前,躬身将香插入鼎炉,动作沉稳得近乎刻板。

    殿内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帷幔上,忽明忽暗。

    李承乾跟在其后,指尖触到温热的香柄时,余光瞥见台下魏王李泰攥紧的拳头,还有李治低眉的神情。

    在祭奠日动手,李治在李世民心中情分大减,只是现在不是追究这些问题的时候。

    “读祭文。”

    翰林院学士展开明黄卷轴,声音朗朗响起:“维贞观二十年,谨以清酒庶羞,敢昭告于文德皇后长孙氏之灵……”

    祭文详述长孙皇后的贤德淑慎,从“佐朕于潜邸,共历艰难”到“母仪天下,仁惠滂沱”,每一字都像是从时光里剥出的旧茧,裹着李世民与朝臣们,太子魏王晋王共同的记忆。

    祭文读完,按例需太子上前奠酒。李承乾接过玉爵,酒液在爵中微微晃动,映出他沉静的脸。

    他没有立刻动作,而是转向李世民,低声道:“母后在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