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玄武门攻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长安,大明宫。

    自从先农坛回来后,气氛就变得严肃紧张起来。

    李承乾把所有的心腹都召集起来。

    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李元昌,杜荷,赵节,李德謇,陈云超。

    “殿下,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只能打。”

    “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

    杜荷沉声说道。

    李勣炸毁了火药工坊,等于是逼战。

    就算太子不想打,陛下那边也不会停手。

    李承乾微微点头,而后看向陈云超问道:“火药工坊那边,可是清理出来了,将士伤亡多少,还余下多少火药可用。”

    陈云超作为当年东宫左内率,一直便是李承乾心腹。

    所以李承乾便让陈云超负责火药之事。

    陈云超拱手道:“将士亡三百余,伤千余,不少是因火药爆炸而伤。”

    “工坊内的火药付之一炬,尽皆燃尽,库房且有火药七千余斤可用。”

    这话一出,顿时军心大振。

    七千斤火药,以火炮轰炸,指不定直接炸塌玄武门。

    李承乾自然不会把火药都集中在火药工坊,里面只是堆积了一部分。

    更多的火药在制造出来后,都是夜里偷偷运进其他的地下库房进行保存。

    这样的地下库房总共有三个。

    之所以是七千斤火药,是因为自从朝廷设立火药司以来,就大规模收集市面上的硝石硫磺,乃至于禁止民间交易。

    这也导致李承乾只能从外地进行偷偷运输,每次的运输的量不多,所以制造的数目才这么有限。

    裴行俭拱手作揖:“殿下,朝廷如今亦是有不少火药,虽威力尚且差了少许,然用量不少,此次攻打玄武门,朝廷必定会调集大量火药进行反攻。”

    这个事情确实比较麻烦,朝廷的火药肯定没有黑火药这般大威力,但很早之前,李世民就下令收集火药原材料。

    现在火药司的火药,数目绝对不少。

    李承乾目光转向杜荷。

    宫廷里的消息,一般都是杜荷去进行探查。

    杜荷说道:“据臣所知,火药工坊内,至少有万斤火药,应不达两万斤。”

    这个数目让所有人心中一紧。

    一万多斤火药,威力小些,那也是火药啊。

    玄武门肯定准备了大量的床弩,投石机。

    只要大军围攻,必定火药倾泄而出。

    必然会造成极大伤亡。

    李元昌心态很好,听说还有七千斤火药存量,当即开口道:“何须惧怕,那也得要他们能打到才有用。”

    “我等火炮可攻数里,他们的床弩投石机,能有几百米?”

    “届时攻打起来,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轰塌玄武门。”

    “稍微麻烦一些的,只是在轰塌玄武门后,如何打入内廷了。”

    说到这里,李元昌微微一顿,看向苏定方。

    “先前苏将军能直接轰塌潼关城墙,我若没记错的话,也才用了三千斤火药吧。”

    “即便玄武门比潼关麻烦一些,还能抗住七千斤火药的轰炸?”

    “破开玄武门,朝廷将士胆气皆失,内廷还能有多少抵抗。”

    “我倒是觉得,更需要防范的是,如何不让陛下离开,若是陛下避走太极宫,那就麻烦了。”

    李元昌话音落下,李德謇接着说道:“我父亲遵陛下诏敕,在外调动府兵约莫二十万,大约五日左右,便可入长安城。”

    长安禁军约莫十万余,李承乾手里也有七万多辽东兵力。

    加上火炮,并不惧怕。

    最大的问题就是李靖的二十万府兵了。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算,李承乾只有五天的时间。

    如果不能在五天内攻下玄武门,控制太极宫,那么就等于是输了。

    至于李世民现在有没有下诏给李靖调兵,这一点都不用去探查。

    可能祭祀之后,李世民都还没回太极宫,调兵的诏敕就已经送了出去。

    李承乾微微摇头,开口道:“没有五日,顶多三日。”

    “李靖二十万府兵,凑出三四万骑兵不难,他必定不会等这般久。”

    “时至现在,李靖应该已经收到调令,其必然第一时间调动骑兵。”

    “军令自李靖到各折冲府,约莫一日,骑兵聚集一日,第三日便会直接发发兵长安。”

    大唐骑兵凶猛,最为重视战马储备。

    贞观年间战马数量已从唐初的不足两千匹增至七十余万匹。

    战马豢养主要是在陇右一待,设置大型牧监。

    大部分的战马都是供给边关使用。

    不管是对西域还是对漠北草原,因为地域庞大,骑兵才是主力。

    听到太子说三日,大家的眉头紧皱。

    三日功夫,确实有些紧张了。

    然而苏定方接下来的话,让大家的心情更加紧绷。

    “殿下,七千斤火药虽不少,然臣觉得,并不一定能直接轰下玄武门。”

    “自从潼关之战后,陛下就已经下诏,加固修缮玄武门。”

    “陛下命工部尚书亲自督造,修缮方案极为周密。玄武门的城楼本就高大坚固,此次又加厚了墙体,以巨石为基,砖石之间皆用糯米石灰浆胶结,铺设大量水泥,其坚固程度远超以往。不仅如此,还在城楼之上增设了许多防御设施。”

    “城楼的外壁与左右两壁,新开了许多箭窗,密密麻麻,数量较之前多了近一倍。这些箭窗可让士兵们在楼内,对攻城之敌进行全方位的射击。而且箭窗的设计十分巧妙,外小内大,既能有效防御敌人的箭矢射人,又不妨碍士兵向外射箭。”

    “城门处更是重中之重,原本的城门门扇便通体用实木制成,极为厚重,如今又在其上包裹了一层厚厚的铁皮,还镶嵌了许多尖锐的铁钉,寻常的撞击根本无法对其造成损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