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4章 四个字——世界,纪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最后十五米了。

    如果你熟知苏神重开之后,各个好成绩的最后20米。

    你就会知道,这就是他调速幅度最大的地方。

    从这里开始。

    网上甚至有人戏称为。

    苏神的膝盖中箭地带。

    意思就是戏称,苏神在这里就像是膝盖被中了一箭。

    速度顿时就没了。

    就像是带着箭伤往前跑一样。

    当然你也不能说他有问题。

    苏神不是玻璃心。

    有问题别人说出来就得承认。

    而不是顶着喉咙,反倒是质问这些支持者。

    尤其是他这一世重开。

    早就已经想好了,这个地方怎么解决。

    只是之前还没有走到这一步而已。

    现在终于到了。

    那就该把这个地方处理好了。

    这一枪。

    他说了要打破世界纪录。

    要让博尔特从椅子上站起来。

    绝不是在开玩笑。

    是来真的。

    关节角度与发力时机的微观协同!

    在百米后程,苏神下肢各关节角度的细微变化和发力时机的精准把控,是维持速度的核心技术要点。

    以膝关节为例,在蹬伸阶段,苏神的膝关节伸展角度从160°- 170°,到后程会根据体能和地面反作用力反馈,微调至165°- 175°,这样的调整看似微小,却能改变蹬伸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地面反作用力更好地转化为向前推进力。

    同时髋关节后摆幅度在全程中也发生动态变化。

    后程时会适当减小约5°- 10°。

    通过避免过度后摆造成能量浪费,保证身体重心平稳向前移动。

    发力时机上,苏神在触地瞬间约0.05秒内,就能完成从缓冲到发力的转换,这种快速转换得益于长期训练形成的神经反射机制,使得肌肉能在最佳时机收缩,最大化利用地面反作用力。

    在感受到地面反作用力增大时,苏神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会在10 - 15毫秒内先后发力,形成高效的动力输出。

    又是5米稳如泰山!

    又挺过去了5米!

    只剩下……

    10米了!

    这个时候,即便是撑不住,也没事了。

    已经比之前做的更好了。

    已经被博尔特在尤金的时候。

    做的更好了。

    可苏神还不打算结束。

    即便是最后的十米。

    他也要好好攻略。

    将其拿下。

    90米!

    我的天呐。

    只有最后10米了。

    如果能把最后10米搞定。

    兰迪都嗅到了一丝新纪录的味道。

    不过最后10米通常是苏神速度滑坡的断崖点。

    在这里他能把速度下滑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你看前几场表现好的比赛。

    甚至可以把速度滑出0.90。

    这样的速度对博尔特。

    可以说就光是这10米就要被吃掉接近0.1。

    太划不来了。

    当然极致前程的选手。

    在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弱势区。

    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言。

    不然你前面启动那么快。

    后面还这么强。

    那别人还玩不玩了?

    可。

    既然是弱势区。

    就有提高的可能。

    苏神一路提高到现在。

    对于慢慢变强。

    相当的有心得。

    他是不会觉得自己是极致前程选手。

    那么这里稍微弱一些是很正常的。

    他并不是这么认为。

    也没有必要这么认为。

    他想要做的。

    是弱可以。

    但要允许自己变强。

    那这样不管前面怎么弱,都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能变强就行了。

    最后十米。

    要拿出苏神的手段和精华来。

    足部着地方式与地面反作用力传导!

    足部着地方式直接影响地面反作用力的传导与利用效率。

    苏神采用前脚掌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的方式,这种着地方式有诸多技术优势。

    前脚掌着地时,足弓像弹簧一样被压缩,储存弹性势能,在0.03 - 0.05秒内迅速释放,增加了蹬地力量。

    而且,前脚掌面积小,能更敏锐地感知地面反作用力变化,在0.01 - 0.02秒内就可将信息反馈给神经中枢,以便及时调整后续动作。

    过渡到全脚掌着地阶段,足底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约增大10%- 15%,延长了力的作用时间,使地面反作用力更均匀地传导至腿部,减少关节冲击。

    并且,通过调整全脚掌着地时的角度,如与地面夹角保持在15°- 20°,可进一步优化反作用力方向,将更多能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

    既然有这么多好的效果,那为什么在尤金那一场不这样做?

    不是他不想这么做。

    只是他的三维地面反作用力调控术。

    根本就。

    激发不了。

    在这里已经没有能力的去做这样的事情了。

    疲劳。

    导致的肌肉运转配合不协调。

    大量的代偿反应已经全身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

    还能往前绷住。

    就已经到了极限。

    再要求做这么精细化的调整。

    根本就不可能。

    没错,但凡你稍微了解一点运动学的基础你就会知道,如果你的肌肉已经进入了代偿收缩阶段。

    这就意味着其实你对你的肌肉精细化掌控丢失了。

    不可能再进行什么精细的微操。

    即便你是微操大师都不行。

    那个时候你光是控制身体的僵化和失衡,就要花掉你全部的注意力。

    不可能还能抽出来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在尤金那一场。

    不是苏神不想做。

    是他真的做不到。

    是他已经到那个地方无法控制自己了。

    和博尔特的对阵消耗太大了,他已经无力在后面进行调整。

    也是,他为什么这一次必须要把前面那些前置技术动作体系完成的原因。

    不然的话。

    面对努力博。

    他还是觉得自己。

    棋差一招。

    最后十米,前程选手掉速死亡区域。

    91米。

    苏神除了足部着地方式与地面反作用力传导,摆臂技术与身体平衡及动力辅助也拿了出来。

    只见他摆臂时,手臂摆动平面与身体矢状面夹角保持在10°- 15°,确保摆臂动作不会干扰身体直线运动轨迹。

    92米。

    后程时,摆臂幅度虽略有减小,但摆动频率加快,由前期的每秒3.8 - 4.0次提升至4.0 - 4.2次,通过手臂快速摆动产生的惯性力,带动身体向前。

    当身体出现微小失衡时,苏神会通过瞬间调整摆臂的幅度和速度来纠正。

    比如,身体向左侧偏移时,右臂会加大摆动幅度,增加右侧的动力,使身体回正,同时左臂配合减小摆动幅度,维持平衡,整个调整过程在0.1 - 0.2秒内完成,确保跑步节奏和速度不受影响。

    93米。

    肌肉激活顺序的动态调整!

    既然身体没有在高度疲劳的情况下被代偿收缩全面接管。

    那么就意味着他现在的打击群还是可控的,并没有转移到小腿或者是腰部肌肉上。

    也就是没有上漂或者下浮。

    尤金的时候已经完全不行了,完全是凭借意志力在做最后的挣扎。

    即便是看着博尔特完成超越也无能为力。

    这一场。

    绝不能这样!

    因为在在百米后程,肌肉激活顺序对苏神有效利用地面反作用力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体力的消耗,他会根据实时的地面反作用力反馈,动态调整肌肉的激活顺序。

    一般情况下,在蹬伸初期,臀大肌率先被强烈激活,产生强大的伸展力,为蹬伸提供基础动力。

    但到了后程,为了减轻臀大肌的疲劳并维持高效的蹬伸,激活顺序会做出微调。

    在触地瞬间,小腿的比目鱼肌会更早地被激活,利用其丰富的慢肌纤维,进行快速缓冲并储存弹性势能。

    约5 - 10毫秒后,臀大肌和股四头肌协同发力,将比目鱼肌储存的能量与自身收缩产生的力量迭加,通过精确的发力角度,推动身体向前。

    这种动态调整确保在体能下降时,也能最大化利用地面反作用力,保持稳定的推进力。

    等于是主动去拥抱协同发力。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明,那就是你主动去拥抱的叫做协同发力。

    你没有办法去掌控和控制的,只能被动维持的叫做代偿。

    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实是有很大区别。

    尤其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是主动利用主动操作。

    一个是被动施展,已经没有了主动操作的空间,只能竭力维持。

    又因为疲劳度被自己的前置技术控制,现在还有相当的自主性,相当的体能,继续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操作。

    那么。

    苏神也马不停蹄。

    94米。

    核心肌群就像身体的“稳定器”和“动力传输带”,在百米后程的表现中不可或缺。

    在这个阶段,核心肌群中的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竖脊肌持续保持高度的激活状态,激活程度相比前期提高约15%- 20%。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