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Q1-NTST必须实现代际碾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今年4月,W7-X仿星器完成了70秒三重乘积峰值3×10 keV·s/m的维持,经过3个多月的调整,W7-X几天后将会开启新的挑战。

    劳伦斯和克林格正在阳台上喝下午茶。

    “显而易见,米国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克林格始终相信交流才能进步,说道:“不仅拖慢ITER的进度,还丧失了获得夏国实验数据的机会。”

    劳伦斯说:“数据方面不用担心,米国开放了他们的数据库访问权限,愿意和各国共享NIF和DIII-D的数据。”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愿意相信米国的原因,不管怎么看,自己都没有损失。

    再有一点,米国NIF和DIII-D的数据遥遥领先。

    “并且,米国会承担夏国原本负责的设备供应和经费供应。”

    “他们开的空头支票还少吗?”克林格不屑地冷笑。

    劳伦斯耸耸肩:“也许吧,但现在的情况是,夏国在聚变领域的发展有领先全世界的意思,而这并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

    “Q1-NTST完成了2分钟三乘积3×10 keV·s/m量级维持的数据你也看到了吧。”

    “是的,很震撼。”

    “不,比起震撼这个词,我更愿意用‘可怕’,他们仅仅用一年,就走过了其他装置10年,甚至20年的路。”

    克林格无法反驳。

    也不怪米国反应这么大。

    “不过,球形托卡马克,以目前的技术看,仍然无法和传统托卡马克的输出电量相比,我比较好奇许青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鬼知道。”

    劳伦斯轻轻笑着:“好了,绕过这个沉重的话题,我们该乐观点不是吗,毕竟,要不了多久我们的W7-X可以让世界大吃一惊。”

    米国和夏国在托卡马克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作为仿星器领域的代表,自然也不甘落后。

    这不,这段时间都在进行最后的设备测试。

    克林格也笑起来。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米国和夏国,他们能稳得住,也是因为有底气。

    W7-X将会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纪录。

    7月18日,一场大雨洗刷了盛夏的灼热。

    这些天,材料研究所完成了点火后的所有检测工作,开始准备分析实验数据。

    办公室,许青舟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眉心。

    这次实验,标志着Q1-NTS具有可控核聚变点火的物理条件,接下来就是不断迭代,延长稳态运行时间,降低配套设施能源。

    最终,在整体上实现输出能量大约输入能量,即Q>1。

    “三乘积的维持时间仍然太短。”

    “真正的‘代际碾压’需将昙花一现的能量闪光,转化为照亮城市的持久光芒。”

    上面的意思,只要他能在一年之内做出成绩,示范堆还是有得谈的。

    “但竞争仍然很激烈。”

    初期投资就需要300亿,加上此后的商业堆,成本估计得破千亿。

    国家在保证财政平稳运行的情况下,短期只能保证一个示范堆的建设。

    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西南核物理研究院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之前取得成果,并附上一份切实可行的技术报告。

    球形托卡马克和传统托卡马克的结构差异导致三大硬伤:环向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