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桉为玉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孟冬辞初有记忆的家,是那个民风淳朴的小渔村里,一个不大宽敞的四方院子。南地暑热难当,村民们衣着皆以清凉方便为主,可她印象里母亲的衣裳虽不是很华贵的料子,但总要打理得一丝不苟。

    大多时候,她晨起一睁眼,便能见着母亲坐在镜前将长发仔细盘起,那发髻并不好梳,拆时更麻烦,她便问母亲,为何别家的婶姨都只将头发随手一挽,她却日日都要将头发梳得如此规整。

    母亲便会回答:“君子正衣冠。”

    后来母亲领了融霜回来,便又要向她再如此解释一次。

    融霜出生在那个小渔村,就住在她家隔壁,三岁时父母出海捕鱼遇上飓风双双殒命,她母亲怜融霜年幼无依,便将她收作义女。

    水匪屠村时融霜去村外武馆学艺,躲过一劫。

    孟冬辞至今仍记得自己被砍伤丢进海里后的情形。

    背上伤口经海水一泡只余麻木,呛入口中的水是苦咸的,但她喉头仍是那盏血茶的腥甜,月圆落潮,她被浪头一次次卷入水中,又一遍遍推上岸,身上满是被岸上没磨圆滑的石头磕出的伤。

    意识逐渐混沌,越来越多的苦咸海水灌进口中,天上那轮圆月,离她愈发近了。

    隐隐有凄厉的哭喊由远及近,直到一声颇为清晰的“阿姐”传入耳中。她费力地掀起重逾千斤的眼皮,只记得看见了融霜那双溜圆湿润的眼睛。

    融霜年纪虽小水性却好,拼着一身习武攒出的蛮力将她拖上了岸。

    可是整个小渔村,近百户人家,除了她与融霜,没留下一个活口。

    怕水匪未曾走远,她忍着伤痛领着年仅七岁的融霜在岸边渔民弃置的破船里躲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与她一道回了那个四方院子。

    母亲仍伏在原处等她们回家,只是头怪异地歪着,伤处已见白骨,流干了血的人看起来枯槁苍白,许是有些可怖。

    因为融霜被吓哭了。

    但孟冬辞眼睛干涩,一滴泪也掉不出。背上的伤先前还能觉出疼痛,这会儿却没了知觉,她先去竹编的箱笼里找出一套干净的衣裳,叫融霜搭手,一块儿替母亲换上,再将汗巾裁开,将她颈上的伤一圈圈缠好。

    最后,她叫融霜扶着母亲的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替她梳了头发。

    那高髻梳起来很麻烦,用足了半个时辰,好在即便扯痛了,母亲也不会怪她。

    用玉簪将母亲的最后一缕长发固定好,她偏头看向仍抽噎的融霜,轻声开口:“‘君子正衣冠’,阿娘教过的,你也要记得。”

    她们将母亲葬在院中那棵梅树下,连带着那套母亲最喜欢的茶具和家中所有的茶。

    孟冬辞听母亲讲过,暑日里,死人太多的地方会起疫病,所以安葬了母亲后,她便收拾了家里余下的银钱,准备带着融霜离开小渔村。是整理母亲妆奁的时候,她在妆奁下发现了一个不到两寸的隔层。

    打开隔层,仅有一只被磨得发亮的竹筒安静地搁在里面,上有‘和离书’三字,竹筒里卷着一张泛黄的纸,纸上的字经年历久,已有些斑驳,她依稀拼凑出一个地名和一个人名。

    泓都,林砚。

    她与融霜用了一年的时间才走进泓都城,叩响了林府的大门。

    来门口接她的是她的祖父,林和瑜。

    闻得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