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春意骤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二月中,一场春风吹得泓都城的黄梅遍地生香,凡日头能照见的地方尽是暖意。

    可金銮殿内,却如白毛风在三九寒冬呼啸过境一般,冷得人不自觉地打颤。

    大殿阶上,姜瑜一下一下地叩着倚子的扶手,指尖与金丝楠碰出的轻响在人人屏息的殿内显得格外明晰。

    女官文心面向她站着,手中黄檀托盘上搁着两本姜瑜随手扔上去的折子。

    这折子是尚书省右司郎中尤绍分两日递上来的。

    其实第一封递进垂拱殿时,姜瑜就已经看过了,但没批复,权当压住了没瞧见,谁知这尤绍今日当着百官的面,又递上来一封一模一样的。

    若是旁的事,姜瑜不会不理,但他要奏的事,全是绕着孟冬辞。

    先帝退位前曾留下了一道规矩,大煜朝堂,当以左右二相为首,左相为尊,御史台从此不许风闻奏事,左右二相亦不再在他们监察之列。

    先帝手段雷霆无人敢驳,但自打先帝离世姜瑜继位,御史台便无一日消停,他们奈何不了逾矩升迁、时任左相的孟冬辞,却也能日日变着花样给她手下的六部找麻烦。

    孟冬辞学识能力如何没人比她更清楚,姜瑜思量过后,下令裁撤了御史台,因而这监察百官的事,便落到了尚书省头上。

    年前收到那封瞧不出笔迹的密信后,一则为防孟冬辞假传圣旨之事泄露,二来孟冬辞独自在洪辽她也不放心,便借此机会,将林融霜以孟冬辞的名义送出了泓都城。

    之后姜瑜着人将当日所有递问安折子的官员都暗中查过,到底没查出那密信的来处。而今日尤绍这两封折子,是问两月已过,为何新崖抚恤银贪墨一事已证实是误会一场,奉命查贪的左相却仍未归朝。

    其实自打知道孟冬辞假传圣旨后,姜瑜便已为她留好了新崖这条退路。

    新崖知州尚郴是昭平元年的状元郎,为人爽朗谦逊,与孟冬辞算是挚友,姜瑜本属意他进户部,日后再行升任,好给孟冬辞帮手,但他出身新崖,惦念家乡,自请回了新崖任知州。

    新崖一战后,姜瑜下旨给战死的兵士和受牵连的百姓拨了抚恤银子,由尚郴操持此事,又下了一道密旨给尚郴,告诉他在该发的抚恤不少的前提下,叫他将这银子的数目做出个差额,再往朝中递一道有人贪墨抚恤银钱的消息。

    牵强归牵强,但当时的情形下,也确实没有更好更快的法子。后来不是没有朝臣旁敲侧击地问过,姜瑜只说孟冬辞带病前往新崖,因查案病重不便挪动,现下仍在新崖养病。

    今日尤绍提起此事也就罢了,偏还说了别的。

    “陛下,左相这一病病了许久,朝中有不少事等着她决策,”尤绍躬身禀道,“新崖到底是边城,不如趁着这几日天暖,将左相接回京中修养。”

    姜瑜淡淡道:“她在朝时,你们尚书省说她独断,要朕削掉她手中权利,如今她病了,你们倒是有事等着她决策了?”

    尤绍先应了句不敢,复又禀道:“陛下,微臣有此一议,其实是因为今日听见了几句传言。

    “传言洪辽那没生母扶持的七皇子多年在别院养病,几个月前却突然娶了个咱们大煜的商贾之女为妻,这位皇子妃手段雷霆,助这七皇子一路青云,微臣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