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准备选秀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没有。

    系统还在对它的电影大片念念不忘:“好……您决定就行。”

    昆廷盘腿坐着伸了个懒腰:“我现在睡午觉,睡着后你能把我拉进录音棚吗?我在录音棚里消耗的精力会反馈到我现实身体上吗?”

    “可以!不会!”

    昆廷笑笑:“那来吧,争取今天把初舞台准备好,我在录音棚里把歌做出来,然后就去练习室排练。”

    ……

    …

    关于初舞台要表演的歌,昆廷已经决定好了。

    那是他十八岁时为自己写的法语歌,他曾留在后腰的纹身「Laliberté」就是这首歌的歌名,意为“自由”。

    前世这首歌的知名度和传唱度不算高,全球播放量挤不进他所有歌曲的前五十,但它却对那个向往自由、渴望挣脱束缚的小少年意义重大。

    十八岁的昆廷已然事业有成,手里握着声名和财富,无尽的鲜花与掌声铺就他前行的坦途。

    而《Laliberté》是送给十二岁的昆廷的礼物。

    那年冬天他被迫出席生父和继母的婚礼,站在摆满白玫瑰的教堂,看着男人和女孩在神父的见证下拥抱亲吻。

    他从此失去世上最后一个亲人。

    昆廷选择这首歌不仅是因为歌曲本身的意义,还有他不想开场就出风头的原因。

    由于语言的限制,《Laliberté》注定不可能在华国传开,好听肯定是好听,但实在难唱,对于不会法语的人来说就是叽里咕噜一通的不知道在唱些什么。

    在初舞台,他只需要给观众留下“一个唱了小众歌曲的混血练习生”这样的印象就够了。

    昆廷在录音棚里做歌。

    他让系统构造出一台笔电和MIDI键盘,自顾自地盘腿坐在墙角,花了两个多小时把曲子大致编完。

    然后带着歌词走进录音室一句句反复录制。

    系统缺乏人类的音乐鉴赏力,但它可以用AI算法去判断这首歌的等级。

    包括宿主的创作、唱功、音色、以及未来的舞蹈、rap、舞台表现力等等都可以用S~E六个字母等级量化。

    S对应世界级,A对应国家级,B对应专家级,C对应优秀,D对应良好,E对应入门。

    它把这个功能告诉宿主,宿主挑了挑眉,让它直接试试。

    “歌曲等级评定中……”

    毫无波动的电子音在昆廷耳边响起。

    没过几秒,便替换成活泼欢快的系统声音。

    “《Laliberté》歌曲等级评级为??”

    “A???”

    系统差点破音:“A级?A级!宿主!!你写了一首A级的歌!!!”

    昆廷也很诧异:“居然只有A级?”

    系统:“……宿主,A级已经很高很高了,说明您这首歌拥有在全国扬名的潜力。”

    站在录音室麦架旁的金发少年摘下耳机,抬手揉了两下太阳穴:“嗯……怎么和你解释……”

    他这人每次在刚写完一首歌时都会觉得惊为天人,心生“天大地大老子最大”的豪情壮志,这种情绪在他第一次去录音室录制时是最浓烈的。

    只有当这首歌被他重复多次在演唱会、音乐节、颁奖舞台等各种场合演唱后,这种傲慢自得的膨胀心理才会逐渐平淡下来。

    等多年后回顾少年时写的歌,昆廷时常会被其中的某句歌词恶心得浑身一颤,或者被某一部分的编曲惊得鸡皮疙瘩掉一地。

    ??老天,他光是听歌都能想象到那时夸夸其谈的自己,恨不得把刚学会的那点东西全部一个劲儿地往歌里塞,太羞耻了!

    严格来说,《Laliberté》是昆廷七年前写的歌,他本不应该这么自信。

    但,即使是原创歌手从0开始重新编写过去写过的歌,也不可能保证从头到尾一模一样。

    更何况昆廷在音乐上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怎么可能控制住自己改歌的本能。

    25岁的昆廷和18岁的昆廷差距太大,且《Laliberté》在这七年里早已经历过无数次改编,每个年龄阶段的昆廷都有对“自由”的不同见解。

    今天的他坐在录音棚墙角对着电脑敲敲打打创造的《Laliberté》是属于25岁昆廷的自由,他当然会对这首歌充满自信。

    不过,昆廷评判一首歌好不好的标准从来就不是能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