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果园(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周云初眼看着一棵棵扦插果苗生根、长枝、抽叶,渐渐变作一棵小树,枝叶繁茂,可爱极了。
甜橙、葡萄柚、血橙、柠檬,都是抗虫抗病耐低温的好品种。
加上柑橘、橙子、香橼、柚子以及金桔,九个品种,青梅等十六个品种。
二十五个品种的水果,满满当当。
后世施了复合肥的柑橘树亩产六千斤,橙子七千至八千斤。
当下没有那么好的肥料,只有粪肥,产量少很多。
幸好这些种苗都是空间出品的优良品种,亩产估计怎么也得有两千斤,也就是一棵果树产量一百斤。
周云初掰着手指头,粗略算算,四个园子,六万棵果树。
前几日,崔七带去的海东青,送信回来,已经在临安购置了万亩果园和一千亩的药材园,春耕已经安排上,要在临安种植二十万棵果树。
二十六万棵果树,两千六百万斤鲜果,每斤鲜果三十文至一贯之间,扣除雇人工、运输费、粪肥,利润至少八十文一斤。
何况像甜橙等四个新品种,根据品质和市场受欢迎程度,可以像柑橘一样,按每颗出售。
成为大宋最大的鲜果商,指日可待。
香积园的果苗,周云初每隔几天就攒两千棵,送到周宅北院的仓库内,青木随后就安排人送去香积园,园内雇佣了禁军家属种植。
崇福寺旁边的报恩园,也是一千亩土地,距离汴京只有小半日的路程,每次五千棵果苗,派人拉过去。
最大的问题,却是临安的果园。
虽说天气不热,十日水路,果苗不会坏,但是漕运路上还会遇到两浙路转运司查验、税卡层层征税。
这么大量的果苗,一棵果苗可以卖五六十文,总价值一万多贯,这一路运费加抽税,要花费三千贯。
花钱倒是不怕,就怕被两浙路转运司给扣留了,其实也就是没收。
她勤勤恳恳地扦插这么多果苗,累的腰都快直不起,要是被没收了,那真是好惨。
周云初没办法,亲手做了个柠檬巴巴露亚,购置了些白瓷罐,里面装满各种新口味的糖果。
求人办事,总得有个态度。男人嘛,该哄还是得哄一下。
燕驰很愉快的吃着新糕点,看着每个糖果罐子上还贴了红封,写着柠檬软糖、橙香软糖等。
那丑丑的字迹,一看就是周云初写的,生怕他分不清哪个罐子里装了什么糖果。
看在她这么用心的份上,毫不客气的把那些糖果罐子摆在他书桌上。
对于周云初有事求他,他倒是很高兴,心情倍好的让青硕带着三十多名禁军护送到临安。
高兴之余,随手在汴京西郊买了个两千亩地的园子,塞到周云初手里,随她打理。
周云初拿着燕驰新买的园子契书发怔,不是说园子多了,怕她劳累嘛。
她想了半天,才明白,他是喜欢她坦白,提前跟商量,遇到事情,要找他,最好依赖他。
刚准备躺平休息几天,只得又进入空间扦插果苗,四万棵,也不着急,慢慢扦插。
想要果苗加快生长,浇灌河水就行。
周云初在田地与河流间来回奔跑,提着一桶桶水去浇灌,最后发现这样不行,太累了,腿跑断。
香积园已经用上了一种叫竹笕的引水长竹筒,捅破竹竿中间的节疤隔,头尾相插,一根连着一根,安在屋檐、河道、水井、泉眼处,输送水流。
一个个大竹筒连在一起,很像“竹龙”,所以诗词里写竹龙驱水。
苏轼就把输送盐卤的竹笕网络换成运输饮用水,用于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