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还可以这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挥手:“多大点儿事,哪就值当十三叔说一声劳烦了?”

    “都是侄女儿的职责所在!”

    翻开后,小公主沉默了。

    怎么杜绝内务府贪腐?如何开设银行,保险是什么?都涵盖哪些方面?要怎么开设起来?

    诸如此类跨度大、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很强专业知识的问题可太多太多啦。

    直让小公主头皮发麻:“呃,叔啊,有没有可能,侄女只是个小小的文科生,专业历史,对这些问题也没有丝毫研究呢?”

    呜呜呜。

    不是不肯给您答疑解惑,是我本人也很困惑啊!

    超纲太过,答不了,答不了一点儿。

    生怕被逼着各种回答问题,小公主条件反射似的把本子往回一送,呲溜一下钻到了康熙身后。

    再从他身后怯怯地露出个小脑袋来:“那个,十三叔哇,非是侄女儿推脱,侄女对这些就好像是蛤蟆跳井——不懂不懂哇!”

    十三阿哥微笑:“乌那希别怕,你只管按你知道的说。知道多少说多少,不合理也没有关系。剩下的交给叔伯们去补充协调,把它变成适合大清的样子。”

    “啊?还可以这样?”

    “当然。”

    要是这么说的话,小公主就不担心自己好心办坏事,甚至误国误民了。

    说说说,大说特说。

    银行啊?

    小公主挠头:“在福福看来,这就是银庄、票号的国家版本。负责货币发行,制定跟执行货币政策等等。用利息吸引储户存钱,再通过抵押贷款收利息等方式用储户的钱生更多钱……”

    至于这货币政策要怎么制定,怎么执行,那她肯定不知道的。

    但学历史的嘛,再怎么也知道货币超发会引起通货膨胀。

    洪武年间的大明宝钞,最开始一贯钞能买一头牛,没几年就只能买一个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好学生十三积极发问:“那,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

    乌那希捂脸:“这个涉及的就比较多,我……”

    太久远了,实在太久远了,就算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小公主的记忆也已经模糊。

    再怎么回忆,也只是能说出来三两条而已。

    比如大明宝钞,那家伙根本就没有准备金,纯靠圣旨摁头让百姓接受。

    无限制发行,不考虑实际的市场需求。

    然后还管发不管收……

    种种弊端之下,朝廷还钱钞并用。那百姓肯定选择更被认可,也更好保存的金银与铜板啊!

    “没有了,就这么多啦!这方面,我真的真的真的不是很懂哇……”

    小公主再次捂脸,颇有些内疚地说:“早知道会这样,当初,我就多苦一苦,让自己涉猎更广泛些了。”

    “这样就很好,就很好了。”

    父子爷孙十几个异口同声地道,接着就是七嘴八舌地各种安慰。

    唔。

    或者也不能说是安慰,乌那希那短短几句,就已经让他们领悟了许多。再好好讨论讨论,大清银行说不定很快就能横空出世了。

    连十三阿哥都不骂十四莽撞,捅破窗户纸了有木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