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会回来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白山黑水下,冻土层能达数米。

    地穴挖得越深,在冬季往往就越暖和。

    这处地穴明显就很深,上下面的人已经淅淅索索的被惊醒了,发出一些动静。

    而且因为被撤掉了梯子,秦风等人也根本下不去。

    实在太深了。

    “回个话。”

    秦风用标准的辽地话冲下面喊着。

    可下方却传来一阵哇啦哇啦的大叫,很明显的东胡话,让秦风当场愣住。

    火把被他丢了下去,将下方照亮。

    “妈的,寻错了。”

    下面住的显然是东胡人。

    “烧了他们。”

    杂草堆积的房顶直接被掀翻扔了下去,再配上少许油料点燃,秦风保证地下的人没那么轻易的能出来。

    “速去找到那些辽人。”

    虽说这处寻错了。

    但辽人必然就在这附近。

    烧了一处,乌哈部其他的东胡人必然会被惊醒。

    那么一切都得快点。

    一处处屋顶被掀开,然后被推下,点燃。

    好在没掀几个,有一处下方便传来了辽话。

    “在这。”

    下方陆续传来淅淅索索的辽话,秦风心中一喜。

    “先救人。”

    “梯子在这!”

    很快有人发现丢在外面的软梯。

    这是完全由绳子跟木头组成的,放下去后下面的人就能顺着爬上来。

    实际上地穴也并不是垂上垂下,而是有一定倾斜角度。

    而且明显带有一定的西北窑洞特点,但又完全不同。

    西北窑洞地坑院落,远处看去是完全发现不了的,而且是春夏秋冬长期居住。

    东胡人的地穴,相对比较潮湿,只适合冬天避寒。

    到了正常的气候下,东胡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唯有冬季才会躲避到地下避寒。

    故此,这自然也谈不上有多么的精致。

    周围已经陆陆续续有东胡人出来,人影还没见,便已有羽箭飞来。

    常年靠着狩猎为生的东胡人,羽箭射得格外的刁钻毒辣,木匠更是直接中箭。

    “有箭!”

    木匠大叫着矮下了身子,掀开一块门板当做盾牌,挡住了秦风的身影。

    他身上套着两层皮甲。

    箭虽被射到了身体内,但好在没有那么严重。

    也得亏东胡人的游牧习性,没有在箭头上淬毒的习惯。

    毕竟一杆箭造价并不算低,哪怕在大庆内,一杆箭的价格,也顶得上庆人劳作一天的收入。

    反复利用,这是必然的事儿。

    而且每一杆箭的制造周期都算不上短,至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至于三国中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时间内,制造十万杆箭,都说是明摆着的刁难,被诸葛亮识破了计谋。

    可问题是。

    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能看明白。

    诸葛亮还用识破计谋吗?

    秦风也逐渐清楚,在一个封建时代,生产力格外低下的时期,一杆箭的制造周期都不止十天。

    周瑜十天内要十万杆,这已经不仅仅是刁难了。

    就算你让作者,在十天之内,写完精彩无比的十万字,那也算是不小的刁难。

    当然跟那十万杆箭的难度肯定没法比。

    箭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的战略物资,重中之重,东胡人的每一杆箭都来之不易,用于狩猎,反复使用,打到的猎物还要用来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