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身份终于曝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跑了一趟全国院线。

    《去有风的地方》上线时,倒是还开过好几场直播。

    再然后嘛,粉丝们想见到他简直难如登天!

    “陈导,极限挑战不做了吗?”

    路演活动现场,有不少老粉期待的追问着。

    陈飞笑吟吟的答道:“后面会有机会的,不过得先忙过这阵子。”

    他也没法给出一个具体时间,毕竟系统都好久没有派任务了。

    虽然他一直在保持着身体素质和水平不下滑,但没有任务和奖励还去挑战那么危险的行为,多多少少感觉有点傻。

    所以,还是再等等吧。

    而与此同时,就在他这边跑路演时,另一边,赵文韬也带着团队启动了“长津湖战役老兵回忆录”这个节目。

    凭借西影的关系网,想拿到一份还活着的老兵名单目录并不难。

    其实西安本地就有不少可选择的对象。

    但为了体现对老兵们的重视程度,他还是特意在全国各地都联系到了一些愿意接受采访的老兵。

    多数人之所以答应邀约,其实都不是为了那些补助和慰问礼品,主要就是对《长津湖》这部电影十分感触,所以想聊聊当年发生的故事。

    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感觉自己活不了多久的老兵,格外渴望着能倾诉一下心底念想。

    今天,西影团队的采访对象是目前正住在首都的一位抗美援朝老兵。

    “陈卫国?”

    看着名单上的名字,赵文韬不禁会心一笑。

    老一辈人大多都没啥文化,所以起名字时就会显得随性的多,往往随便扯过来一个感觉顺口,或者觉得很有气势的名字就用上了。

    什么狗蛋、二妞、二牛、建国、国庆、永平、淑芳……

    赵文韬见过太多这种类型的名字了。

    而就在他了解今天需要慰问的这位老兵的相关资料时,正在行驶中的车突然停了下来。

    司机回过头道:“赵董,到地方了。”

    “哦,行,那就走吧。”

    赵文韬拉开门下了车,刚准备去拿提前准备好的礼品,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

    眼前这地竟然是一座距离故宫十分近的四合院!

    青瓦灰墙在晨光里静悄悄的,门口两尊半人高的石墩子磨得发亮,门楣上“忠厚传家”的木匾虽说漆色有些斑驳,却透着股子十分讲究的味道。

    “赵董?咱们没走错吧?”

    随行的助理好奇的上前几步,探头往正半敞着的门内瞅去。

    只见影壁墙下摆着几盆开得正旺的月季花,红的粉的衬着青砖,鲜活又热闹。

    “啧啧,这地可不简单啊!紧挨着故宫?按照现在这行情,怕不是得十位数才能拿下?”

    赵文韬心里暗暗嘀咕着,翻了翻手里的地址,确定没问题后,上前敲响了房门:“你好?有人在吗?这儿住的是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陈老吧?我们是西影来做采访的。”

    话音刚落,里头传来一阵脚步声。

    门外,赵文韬等人齐齐看去,就见一位老人从门后方绕了出来。

    虽然头发全白了,眼尾笑出的褶子比门框上的木纹还深,但看起来精气神却好的很,甚至都没拄拐。

    “这是快90岁的人该有的状态?”

    赵文韬差点都以为资料上的年龄标错了。

    “快进来,快进来,我还怕你们找不着地儿,想着挑个显眼的地儿,没想到社区还是给安排到家里来了。”

    “爷爷,很好找的,跟着导航一下就到了。”

    小姑娘说着,心里则暗自嘀咕,故宫旁边还不好找?这可太显眼了好嘛!

    众人鱼贯而入。

    院子里摆着张八仙桌,老人吆喝着让众人赶紧坐,还不忘指了指桌上洗干净的玻璃罐:“里头是我泡的茉莉花茶,你们年轻人爱喝甜的,旁边还有蜂蜜。”

    “不麻烦您,我们客随主便,哈哈。”

    赵文韬笑着,打量着周遭环境。

    这四合院虽说挨着故宫,却没半分奢华劲儿,如果忽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就是一处很普通的院落罢了。

    “就坐在这儿聊吗?还是进屋?”

    摄影师架起机器,镜头扫过院墙上爬着的牵牛花,又落在老人满是茧子的手上。

    “就这吧。”老人点点头,指了指远处被红墙衬着的飞檐:“这儿离故宫近,当年跟着我孙子搬到这里住时,我还是头回见着故宫的屋顶,就想着那些没回来的弟兄啊,要是也能看看这太平盛世该多好……”

    微风裹挟着热浪从门外卷了进来,带来了远处故宫游客的细碎人声。

    赵文韬心头一动,只觉得现在氛围正好。

    比起那些光鲜的演播厅,这处藏在红墙根下的四合院,简直太适合用来谈话聊天了。

    不用讲究灯光布景,不用端端正正坐着,就这么晒着太阳、喝着花茶,把那些埋在心里的雪、扛过的枪、流过的泪,慢慢的道出来……

    他好奇追问了句:“老爷子,您是自个在这住吗?家里人都到哪去了?”

    “忙,我那孙子和孙媳妇整天忙的脚不沾地,年轻人忙着拼事业呢。”

    “那您儿子?”

    “没有,老头我一辈子没娶媳妇……”

    老爷子往里闪过一丝追忆。

    “当年我带着同村几个年轻小伙儿,跟着组织上了前线,跟老美拼杀到天昏地暗,直到战后,就剩我一个人从战场上活着回来。

    有个小伙儿,牺牲前托付我照顾他家人,后来我返乡,找到他家,得知他媳妇生下儿子后染了重病,没熬住,撇下孩子走了。

    我心里头不忍,那时孩子才两三岁,我便把他带在身边,当作亲儿子养着,日子过得快,这孩子娶妻生子,我又抱上了孙子。

    可好日子没过几年,这孩子带着老婆去送货,路上遇到泥石流,再也没有回来……”

    众人静静听着,喉间都有些发紧。

    几个年轻女孩更是感动的抹起了眼泪。

    “唉,您这也是挺不容易的。”

    赵文韬接了一句,刚准备问一问当年发生在战场上的事,可老爷子却反驳道:

    “没啥不容易的,这小子倒是有点本事,能从小山沟里把我带到这里,还给我买了大宅子,也不枉费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给养活大,哈哈!”

    一个小姑娘好奇道:“爷爷,您孙子是干什么的呀?能买下这么大个宅子,真有本事!”

    老爷子闻言一愣,挠了挠头道:“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干嘛的,只知道他是个拍电影的,拍了好多电影,我孙媳妇也是大明星,经常上电视。”

    “啊?”

    一群人听的有些发懵。

    拍电影的?

    大明星?

    “嘿?还是同行?”赵文韬笑着追问了一句:“那您孙子和孙媳妇叫什么呢?说不定我们还合作过嘞。”

    “是吗?”老爷子疑惑的挑了挑眉,介绍道:“我那孙子叫陈飞,孙媳妇叫刘艺菲。”

    赵文韬:“???”

    其余众人:“!!!”

    四合院里瞬间就炸开了锅,赵文韬差点没从椅子上翻下去!

    这还真是大导演!大明星啊!

    怪不得能买下这么大、且还紧挨着故宫的四合院呢!

    赵文韬哭笑不得,“老爷子,我还真认识您孙子,《长津湖》就是您孙子拍的,我还是您孙子的合作伙伴呢。”

    “啊?是吗?”

    老爷子抓了抓脑袋,也有些懵。

    这么巧吗?

    而此时,赵文韬已经掏出手机,拨通了正远在南京做路演宣传活动的陈飞的电话。

    等待电话接通的同时,他忍不住暗自嘟囔:“这个陈导,有这么特殊的身份背景咋不早说?这不就是现成的最佳宣传案例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