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簪竟是刻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上元灯会,天气阴晴不定。

    前一日,风和日丽,夜晚便下了一场大暴雨。

    雨后,兰溪河两岸的美人梅,依旧暗发疏香。

    “布谷--布谷--”

    河畔农田上空,响起了报春鸟儿第一次啼叫。

    对岸,依河而筑的博雅书院,学子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开满结香花的院子里,讨论新来的夫子。

    “凭他对《曾子易箦》的讲学,就不如申夫子见解独到!”

    “那是自然,申夫子是谁?二十年前,便进了翰林院的探花郎啊!可犯颜直谏,到底是触怒了皇上,还得罪权贵,生生给贬到我们这儿来了。”

    “可惜了,可惜......”

    学子们正低声议论,宽大的松木门外,突然传来一道轻柔沙哑的嗓音,“斯人已逝,还望大家莫要再论。”

    “书,书韫姑娘!”

    有人眼睛一亮,欣喜又小心翼翼地唤她。

    闻声,不少学子争抢着挤门而出,“书韫姑娘,你,你还好吧?”

    顶着众人的目光,沈书韫从转角蔷薇丛中缓步走了出来,袅袅婷婷,却面无血色。

    女子福身行礼,抬眼看来,恰逢树上的雨水滴落到她灵动的眉睫间,如泪如水。

    瞬时,清丽可人的脸上,又平添了几缕晶莹的愁绪。

    “今日,书韫替阿爹来和夫子办交接,适才失了言,望诸君莫怪。”

    “没,没有,是我们不该随意议论刚去世的申夫子,请姑娘节哀!”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

    “不过,你们刚刚提及的探花郎,是那位六岁作诗,十二岁上马杀敌,来自临京的粱知远么?可他为何会来我们这偏地?”

    沈书韫柔声询问道。

    “正是,像你阿爹当年一样......”青袍学子抢先回应。

    语音未落,一旁性急的学子又附和道,“听说他得罪了权贵,这才刚踏上青云路,便折来了我们通县,从此远离朝政中心,也是够倒霉的......”

    沈书韫凝思不语,目光落在学子们手里的书封页,欲言又止。

    “世事无常......”

    “这是夫子让我们买的新著《切韵指掌图》。”

    持书的学子忽地想起什么,定睛一愣,抿嘴接话,“书韫姑娘,我可以把这本书借给你,明日予我即成。”

    沈书韫眸光沉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