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章 不服输的奴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余令,你得死,你得死啊……”

    奴儿发骚了,病了,躺在龙辇里说起了胡话,不断的重复这么一句话。

    他这次是真的难受了,知道疼了。

    自大金立国以来顺风顺水,到萨尔浒之战的如日中天。

    这一路走的顺风顺水,本以为拿下沈阳,假以时日就能南下擒龙!

    谁料到沈阳一战就直接让大金回到了萨尔浒之战之前。

    儿子死了,孙子也死了,正红旗,镶红旗直接大残,军中将领死的数不胜数。

    想到这里又醒了,又吐了一口血。

    王秀才王铎站在角落浑身止不住的颤栗。

    自己的弟子来了,仅用一战就立下盖世的功勋,破了天命!

    仅仅一战,就让建奴在萨尔浒之战打下来的优势荡然无存。

    “你们听着,自今日开始行自固之策,重用汉将,提拔匠人,大金和汉人为一体,选可用之才,发展火器!”

    “我等遵命!”

    奴儿不想回忆战场,可此刻却不得不回忆,浑河成了他的梦魇。

    他觉得不是大金的男儿不英勇,不是大金的男儿不如大明。

    这一战输就输在火器的差距太大。

    奴儿没想到大明的那点人就能袭营。

    可问题是大明不但赢了,还是以碾压之势赢的。

    三百重骑兵并排而出,搁在以往,无人敢直面其锋芒。

    可大明就用火器就轻松的破了阵,引以为傲的重骑……

    成了一坨烂铁!

    大明的火铳奴儿也看到了,数个呼吸就能再次发射。

    相比萨尔浒之战鸟铳,三眼铳,火铳,快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输就输在火器上。

    奴儿现在庆幸辽东铁骑没出。

    奴儿比任何人都了解辽东铁骑,自己大金的骑兵其实就是辽东铁骑的复刻。

    自己的父亲,祖父都是死于辽东铁骑之手。

    如果辽东铁骑压阵而出,自己就回不来了!

    “阿敏,皇太极留下,其余人退下吧,出去之后立刻开始制定章程,速度越快越好,我们要开始报仇!”

    “是!”

    奴儿摆摆手,众人退去,奴儿默默的调整着自己。

    他想着曹操,想着司马懿,想着越王勾践,他也在想着自己,告诉自己要振作。

    当年那么苦都过来了,这道坎一定扛的过去。

    “阿敏!”

    “大汗我在!”

    “给大明皇帝写一封国书,言语诚恳些,卑微些,告诉大明皇帝,我们想用战俘来交换浑河边我大金男儿的骸骨!”

    阿敏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

    “他们赢了,怕是不愿意!”

    奴儿笑了,摆摆手道:

    “放心,小皇帝会同意的,因为大明的文臣会同意,我不懂余令,但我懂大明官员,他们喜欢这些功勋!”

    “遵命!”

    奴儿交代完,望着皇太极轻声道:

    “你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持家,事务、钱财部族你都管理的很好,父兄在外征战你把家管的很好,我很放心!”

    阿敏看了一眼奴儿,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如今话听到了,意思也明白了,后面的话就不能听了,阿敏心里有点失落。

    可他也明白,自己是侄儿不是儿子。

    阿敏躬身退去。

    望着阿敏离开,奴儿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

    “孩子,我若突然离去,你记得让大妃阿巴亥和两个庶妃殉葬!”

    皇太极忍着悲痛,点了点头。

    “阿敏和他的父亲舒尔哈齐在过去曾有过叛逃,有过自立之心,你要注意些!

    这一次他手底下的人元气大伤,已经再无可能,至于三贝勒莽古尔泰……”

    奴儿静静地跟儿子皇太极说着贴心的话。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也知道有离开的那一日,提前安排这些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之所以没有告诉所有人,奴儿不想引起恐慌!

    奴儿算计的很清楚,如果今日商议之事还会出现谣言四起的局面。

    他就准备废掉阿敏的旗主。

    赫图阿拉有了哭声。

    好多人都哭了,他们的孩子,他们的男人,回不来了。

    听说脑袋堆积在浑河边上,听说像小山一样。

    哭完了,在一声声的调令下,人再次行动了起来。

    死了这么多人,粮食问题大大缓解。

    这一场大战的失败虽然让大金士气大跌,可也敲醒了骄傲自满的各个贝勒旗主们。

    他们知道,大明和大金根本就没有缓和的余地。

    从七大恨发布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双方只能活一个。

    天黑了,天亮了,忙碌的皇太极身边多了一个文人。

    虽穿着奴仆的衣衫,可整个人却透着解脱之意,如那朝阳,朝气满满!

    “宪斗,还俘虏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回贝勒爷的话,不管大明要不要,这里的人一定要半真半假……”

    “探子?”

    “对,我们对大明了解的太少,火器谁做的,余令是如何蹦出来的!”

    皇太极望着范文程笑了,夸赞道:

    “你的祖父是范仲淹,范文正,你是文程,我大金的文程啊!”

    “贝勒爷,我们不必太急,成大事者要守心,近年来大明天灾不断,百姓起义不断,何不以逸待劳乎?”

    皇太极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笑了。

    虽然窃一字不好听,可若是赢了,那就是正统。

    赫图阿拉的天亮了,沈阳城的天也亮了。

    城里行走的人不多,一队队的骑兵驮着一具具尸体呼啸而过。

    在另一边,还有数不清的尸体整齐地躺在初升的朝阳下。

    这些都是战死的大明男儿。

    各军的主簿拿着名册开始辨认尸体。

    虽然战损人数已经统计,小队只要有一个活人,战死了几个立马就知道。

    可有的小队一个活人都没了,有的已经辨认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辨认,辨认出来之后登记造册,记录军功,应该给予什么赏赐,然后让其落叶归根。

    这件事是最紧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