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小肥说的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S:切记,吃完饭再看!)

    “孩子,河南地不是单独一个地方,而是三个地方……”

    队伍前的朱县令意气风发。

    对于余令和茹让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有问题必答,且他的每一个回答都不是在胡说八道。

    而是引经据典,有理有据。

    作为一个曾经往宁夏战役押运粮草的男人,余令看的出来朱县令对这条路和对过往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这大概就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成就感。

    队伍在朱县令抑扬顿挫的嗓音中越走越远。

    在这前往河套的官道上,一百多人的队伍踏着尘土一路往前,远离着长安。

    苏怀瑾望着荒凉的山野兴致勃勃。

    余令不懂河套,不代表着他苏怀瑾不懂。

    嘉靖以前这里是大明的马场之一,每年有三万匹战马运往大明各地。

    在嘉靖二十五年的时候这块地就丢了。

    确切地说是在嘉靖二十五年统领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总督曾铣复套计划失败后这块地才丢的。

    曾铣被杀后,大明朝收复河套的计划也就此胎死腹中。

    在余家有个门房自称他是最讲义气的男人。

    苏怀瑾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男人,憧憬着自己走一遍曾铣的路……

    拿回属于大明的养马场。

    如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在不久之后,等自己回到朝廷,陛下问自己要做什么官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大声的说……

    要来河套榆林卫当千户。

    河南地就是河套,它只是大的统称,细细地分下来的确是三个地方。

    紧挨宁夏镇城的西河套,还有阴山脚下的后套以及前套平原。

    黄河在这里拐了几个弯,携带的泥土在这里堆积。

    所以,自古以来这里的土地就肥沃,可耕桑,水草丰美,是天然的养马场。

    所以也有了“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的美称。

    因为美,盛产战马,又紧挨着蒙古,这里也就成了各部族混杂之地。

    各族的人相互聚在一起,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交易场。

    余令等人这次要去的是紧挨着榆林卫的前套平原。

    要利用这里和各种部族交错带来的发达的交易,把蜀锦卖出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里的贵族最喜欢这些。

    蜀锦到了那里可以换马,换牛羊,换各种珍奇的宝石。

    这些东西一旦运回去,就可以变成钱财。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场互通有无的交易,各取所需,赚多少也各凭本事。

    “各班长注意一下啊,下面老朽的话你们认真听……”

    朱县令的嗓门大了起来,众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在朱县令新的一轮“科普”中众人脑子里又多了新的知识。

    原来互市分为“官市”和“民市”。

    官市由边军衙门和部族头人相互组织。

    因为余令是大明人,所以必须按照大明的制度来参与贸易。

    以物换物是最基本的交易。

    朱县令讲得一条规则是,不允许用铜钱交易。

    因为铜钱是铜的,可以熔化后打造成兵器。

    其次就是铁器,一旦出现铁器交易,抓住了立刻砍脑袋。

    被交易的部族也不傻,知道大明最缺战马。

    所以他们卖的马多是一些骨架一般的下等马,好马自然不会拿来跟你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战马都被阉割过。

    但是那些有资格成为种马的好马几乎都被阉割过。

    “各位班长记一下啊,等到了那里,有女人邀请你去的帐篷你可以去,但请记住,不要鬼迷心窍的把你的心都恨不得给她。”

    朱县令望着茹让道:

    “这是露水情缘,不要笑,不要吃惊,也不想着去打听人家叫什么。

    今晚人家邀请了你,明日说不定就是他!”

    见朱县令看着自己,余令没好气道:

    “朱伯父看我做什么,过了今年我才十四,我虽然也很喜欢美女,但我这人性子比较挑,我不想和别人成为连襟。”

    朱县令闻言冷笑道:

    “十四小么,十四就是大人了,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茹让他爹十三就成婚了,老朽我十五岁就当了爹,你当你还小么?”

    余令闻言忍不住嘀咕着打趣道:

    “太祖爷规定男子满十六岁、女子满十四岁方可结婚,你们属于早婚,小心衙门知道过来抓你们!”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早婚一词过于好笑,朝廷律法虽然如此规定,但在大明各地十三四结婚的多的是。

    真要来抓,一辈子都抓不完。

    听得身后的笑声,顾全疑惑的挠挠头。

    望着身后的那张丑脸,他总觉得这汉子的声音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

    “汉子哪人?”

    “河南府勒!”

    “口音不像啊!”

    “咋可能勒?”

    顾全点了点头,不着痕迹的松开握住刀柄的手。

    很奇怪,他觉得这汉子自己一定在什么地方见过。

    可为什么就想不起来呢?

    赶路的日子是枯燥的,就仿佛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途。

    要说枯燥也枯燥,要说有趣也格外的有趣。

    队伍里都是男人……

    这些男人里,余家一小半,茹家一小半,剩下的一小半是朱县令的族人。

    至于苏怀瑾他们那群锦衣卫……

    除了余令敢和他们嘻嘻哈哈,剩下的人都不敢。

    这队伍的男人一多,讨论的话题就多了,从种地开始,再到摸鱼钓虾。

    直到朱县令开了钻帐篷这个头。

    话题突然就少儿不宜了起来。

    “胖胖,你说我要是钻了她们的帐篷,她们的男人要是回来撞见了会不会拎着刀子来砍死我啊!”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不由的竖起耳朵。

    苏怀瑾见没有人说话,揉了揉嗓子,然后用肩膀撞了撞吴墨阳。

    吴墨阳一愣,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

    “瑾哥,你不说揉嗓子做什么?”

    “灰大,有痰!”

    吴墨阳无奈的清了清嗓子,见众人看了过来,低声道:

    “记住啊各位,这是人家的习俗,但这个习俗可不是每个部族都有!”

    “据我所知,草原的鞑子会有这个习俗。

    你若真的进了帐篷也不要怕她的男人会把你怎么样,大方点,给人点东西就行了!”

    “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