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借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因与果,本是一体。”

    “有果,必有因,有因,未必先。”

    “时间若有序,众生可循因修果。”

    “若无序,则因果倒置,众生却依旧修行。”

    “那……因果,究竟是谁在编织?”

    姜道玄闭上眼。

    任由意识沉入寂静。

    渐渐地,他看见一条光线,从远古延伸到未来。

    那是时间的河。

    他又看见这条河首尾相接,化为圆环。

    “有趣,有趣。”

    “原来世间的道,皆是圆的。”

    这一刻,他仿佛看见一只小鸟从树上掠过,带起几片叶。

    落叶顺着风,飘飘荡荡,最终又回到脚边。

    “叶落归根,水回于海。”

    “世人问因果,我看,不过是一个来处,一个去处。”

    他心中顿时有些明朗。

    天地间,许多事并不该去问个先后。

    道是循环的。

    人若非要分出个先来后到,只会越想越乱。

    “修行,最怕的是求明白。”

    “求明白,便多了执念。”

    “多执念,反而不明白。”

    念及于此,他嘴角微微划起,露出一抹淡笑。

    “天上星辰亿万,终究不过照亮人间。”

    “人心若亮,何须再问光从何来?”

    这一刻,脑海中诸多缠绕在一起的杂念,忽地散开。

    心境通透,思绪澄明。

    “顺理而行,不问因果,不畏命数。”

    “这,才是修行。”

    外界的风依旧在吹。

    玄虚准帝还在整理玉简。

    谁也未曾察觉——

    就在这一息之间。

    姜道玄对于时间、命运、因果的理解,又深刻了几分。

    随后,他收回思绪,看向玄虚准帝手中的玉简,忽然开口:

    “此篇《五行真解》,终将照亮万世。”

    玄虚准帝闻言,先是怔了一下。

    旋即面露笑意,轻轻点头:“若真能如此,玄虚一生之愿,也算无憾。”

    说罢,将玉简收起,神情变得郑重几分,道:“道友若真欲借太渊天境一用,恐怕须先与我盟主一见。”

    姜道玄轻声道:“那位可不易见吧?”

    玄虚准帝笑了笑,脸上带着一丝得意:“那倒也是,哪怕是我道盟的几位道尊,也不是想见就能见。”

    “不过.......恰巧那盟主,是我兄长。”

    “若道友真想一见,我可代为引荐。”

    姜道玄闻言,略感意外。

    他虽然早就察觉到对方身份不简单,却从未想过,对方跟道盟盟主竟是这般关系。

    不过,他也不客气,当即拱手道:“原来如此,那就劳烦道友引荐一二。”

    玄虚准帝哈哈一笑:“好!那便请随我来。”

    二人一前一后,于高空疾驰,朝着目的地赶去。

    然而,就在途经一处灵台之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

    “我听得真切,那盟主大人近来在讲道时,竟说修行者与凡人并无区别!”

    “荒唐!凡人岂能修天道?若人人可修,岂不乱了根基?”

    “唉,这可是一盟之主所言,怎能如此异想天开?”

    “听闻他还欲开放入道之试,不论血脉体质,不论出身高低,甚至不论悟性,只看是否有一颗求道之心,真是疯了。”

    “我看他是走火入魔了!”

    议论四起,言辞激烈。

    有人讥笑,有人忧虑,也有人沉默不语。

    姜道玄步履微顿。

    玄虚准帝也听见了他们的内容,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随后,他咳嗽了一声,低声道:“道友莫见笑,我兄长心思太大,总想着重定修行之基,唉,也算是一片好心罢了。”

    姜道玄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淡淡地看着那群人。

    只见一位年轻修士满脸愤慨:“修行者是天选之人,是天地所承认的存在。”

    “若真人人可修,那我辈何以为尊?”

    另一人附和道:“说得好!没有尊卑,哪来秩序?”

    “此言若传出,不仅我道盟,怕是整个天墟都会震动!”

    旁边也有人反驳:“可盟主大人言中亦有理——若天地之道,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岂非失了‘大道无私’的本意?”

    “哼,大道虽无私,人心却有别。”

    “凡人之体,终究承载不起天道之重!”

    “你——!”

    又是一阵争吵。

    姜道玄静静听着,神色平淡,唇角却微微一弯。

    “众人皆求道,却不问道为何。”

    玄虚准帝听见这番话,微微一愣。

    旋即回头看向他:“道友此言,何解?”

    姜道玄淡淡道:“求道之人,以为得道便能超凡脱俗,殊不知,天地之所以生人,亦是道之一环。”

    “若修行者自认高于凡尘,岂不正是离道而去?”

    玄虚准帝眸光微动,低头笑道:“道友所言,倒与我兄长的理念有几分相似。”

    “只是……世道未至,人心未齐,若真放开门槛,怕要生出祸端。”

    姜道玄却不以为然,开口道:“凡事有先行者,方有后来人。”

    “世道若无人去试,又怎会有后来之世?”

    玄虚准帝怔怔望着他。

    心中忽然生出一股难言的敬意。

    “也许今日一见,兄长或能有所收获。”

    这念头一起,他不由苦笑。

    毕竟——自家那位兄长,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之人。

    多年来,道盟局势虽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道盟上下,隐隐分成两派——

    一派以盟主为首,称作“革新派”。

    他们推崇“众生平等、人人可修”的理念。

    认为凡有求道之心者,皆可一试天途,不论出身,不论血统。

    其开设“凡修殿”,教授凡俗之法,希望唤醒更多潜力未显的修士。

    另一派,则以七位道尊为首,号为“守旧派”。

    他们则坚持“修行有序、天道有别”。

    认为天地造化自有定数,若人人修行,灵气将乱、天序将崩。

    甚至有人暗地讥讽盟主是“惑于凡情,心染红尘”。

    若非盟主威望尚在,道盟此刻只怕早已分裂。

    玄虚准帝轻轻叹息。

    “兄长心系苍生,却被误作妄念……世道如此,实令人叹惋。”

    他又侧眼看了眼姜道玄。

    这位“通天道人”,气息内敛,目光宁静,

    可他说出的那句“凡事有先行者,方有后来人”,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