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刘彻:去病功冠全军,朕封他为冠军侯!【求月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没有屋顶的大殿?

    听到这句话,周易有些茫然,不明白老范是什么意思?他刚要去占卜一番,武媚娘提醒道:

    “商祖乃文财神是也……”

    这话一下子提醒了周易,范蠡是文财神,没有屋顶的大殿,指的应该就是混元宫财神殿了吧……那个大殿,到现在还没上梁呢。

    这是财神等不及了,给范蠡托梦催促吗?

    周易打算等龙王庙开光完毕,就着手财神殿上梁的事。

    虽然混元宫的人手不多,但最近大家的功德突飞猛进,霍去病、李清照、辛弃疾、西施全都突破了一斤,自己的功德也从过去的三五钱变成了一斤十二两。

    功德越多,混元宫的建材就越轻,到时候可以尝试着用人力上梁了……弄几套滑轮组,来个玄学科学相结合,相信是可以把房梁升上去的。

    周易计划月底干这事儿,最近得先做好准备工作。

    主梁升上去后,别的檩条之类的就简单多了,可以一点点修建,琉璃瓦之类也可以慢慢铺设。

    等财神殿修好,看范蠡还做不做类似的梦了。

    周易说道:

    “范蠡梦到的是混元宫的财神殿,如今那座大殿还没上梁,所以没有屋顶,不过很快就会修好,让他稍安勿躁。”

    西施有些意外:

    “军师是神仙吗?”

    武媚娘说道:

    “他是死后被百姓拜为神仙的,你死后也被拜为荷花仙子了,如今仙长赐你这个道号,也是顺应你的神位。”

    说完这个,武媚娘提到了老子西出函谷关:

    “仙长,要不要让西施妹妹现在动身,出发去函谷关,等老子赐下《道德经》,就把原稿带过来,给尹喜留一份复印版?”

    这个提议让周易眼前一亮:

    “好想法,《道德经》原稿对修道之人至关重要,老子还有几年西出函谷关?能赶得上吗?”

    武媚娘翻了翻日历说道:

    “还有三年,会稽到函谷关两千多里,时间上足够了,甚至还能去拜访一下其他名人。”

    周易一听,答应了下来:

    “既然时间上来得及,那就去把《道德经》原稿带来吧。”

    哪怕暂时借来看看也行,这可是道教的立教之本,没有《道德经》,就没有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道教也无从说起。

    见周易答应,武媚娘打开平板电脑上的春秋地图,安排起了路线:

    “西施妹妹先去吴国,以混元宫人间行走的身份去找一下孙武,让他给武成王殿题个字,以后可以刻在石碑上,放在大门口供奉着,若是有军事著作,一并带来或者拍照留存,给后世的武将们一个参考……”

    春秋末期的名人还挺多的,要是西施能代表混元宫全部拜访一遍,取得各流派创始人的手迹或著作,说不定能获得很多功德。

    毕竟拯救万民是功,让名家典籍流传,同样也是大功一件。

    “孔夫子如今应该在卫国,卫国在中原北部,届时还请西施妹妹前去拜访,讨要《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原版竹简。曾子如今才十几岁,就没必要去寻找了。记住一定要赶在公元前485年到达函谷关,讨得《道德经》的原稿,这个很重要。”

    庄子一百多年后才出生,道家只有老子这个开创者,得想办法多求教一些问题。

    武媚娘很快就将计划列了出来,李白问道:

    “师父,可以把道祖请过来坐镇吗?”

    周易说道:

    “依照老子的性格和主张,大概率是不会来的,倒是可以问问孔夫子,他的后人将儒家学说改得不成样子,剔其精华,取其糟粕,到了明朝时期,基本上就是屎上雕花了……要是他愿意的话,我倒是希望孔夫子来混元宫,好好品评一下后世的儒家主张。”

    老夫子来了,儒生笔的真正用法就能揭开……当然,西施找到孔夫子的当天,周易就会让她把儒生笔带过去,请老夫子帮忙修复一下。

    西施对这个周游列国的计划挺感兴趣,趁着帮神仙公干的机会饱览一下大好河山,比窝在王宫里练歌舞有意思多了。

    敲定完这事儿,公孙大娘吵着要自行车,周易想着西施还没下山逛过,便让李白留守,他开车载着四位美女下山挑了四辆自行车,还给李白选了一辆软尾,方便他在长安城内骑着装逼。

    这边忙着购物时,西汉武帝世界,霍去病等人终于跟卫青的大军汇合了。

    刚到中军大营,大家就看到军帐外跪着一排扒光上衣的军士。

    苏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