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热闹的婆罗洲(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别挤,都别挤,挨个排队。”

    “我们需要检查你们的真实情况,把胳膊露出来伸直,手掌向上举着。”

    “你们没问题,可以上船。”

    “你们也没问题。”

    “都排好队。”

    在码头上,数以百计的难民正在规矩地排队。

    不规矩没办法,因为码头上那些黑色西装的男子都拿着枪。

    清一色的勃朗宁手枪,可是羡煞旁人,自然也能震慑住那些窥视此地的人。

    “这些南洋来的人怎么都有枪?

    看这些人的气质,怕是都当过兵。”

    “那手枪可是勃朗宁,没看到不远处那些美军的军官都是用的这个枪吗?”

    “那些美国人是来帮忙维持秩序的吧?居然能喊动美国人,也是厉害。什么时候做人口买卖都这么嚣张了?”

    在码头旁边,一些穿着黑色长衫的人正看着热闹的码头,不禁指指点点。

    这些人自然都是本地的帮派,不少人就是青帮的人。

    对于青帮,即便是日军在占领上海期间也做不到取缔。

    毕竟这么大一座城市,除非日军愿意把人屠杀完,否则这种帮派肯定会一直存在。

    日占时期,这些青帮人员有的抗日、有的投敌,尤其是后者。

    可以说,此时在上海的青帮人员,在抗战时期都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一棒子打死肯定不对。

    反之很复杂。

    但那些投靠了日本的青帮头目这些肯定会遭到清算。

    不远处的一处茶楼上,就有两名青帮人员小心地观察着码头这边的情况。

    很简单,南洋粮食公司的存在让他们发现了一个商机。

    那就是很多还滞留在上海的汉奸,为了逃脱生天,肯定会想办法逃走。

    否则等国府正式接收上海,他们逃走的难度就更大了。

    可此时离开上海也不容易,因为码头这些都有美军驻守,连曾经高高在上的日本人此时都自身难保。

    但眼前的南洋粮食公司却是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跟美军关系密切,而且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种田,这样想要离开就很容易。

    在一些人看来,只要能打通这条偷渡的渠道,那就是发不完的财。

    于是在当天晚上,就有青帮的人来到南洋粮食公司的驻地。

    只是他们还未靠近,就被值守的人发现。

    “什么人?”

    “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来谈生意的。”

    “谈什么生意?”

    “我们是青帮的,我们可以帮你们带来大量愿意去南洋种田的人。”

    听到青帮,南洋粮食公司的人有些意外,可想到能得到大量劳动力,李进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说。

    “老李,我怎么觉得没这么简单?这些青帮的人可很复杂,这万一他们要是弄些帮派分子去婆罗洲,我们可会吃不了兜着走。”陈思明不认为青帮的人会这么好心。

    一个人一斤大米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很有诱惑,但对这些帮派分子可不见得。

    毕竟拉来一万人,也就一万斤大米而已。

    上海的普通人是很多,但很多人可不愿意去南洋打拼。

    而且婆罗洲也希望是招募拖家带口的劳动力去婆罗洲种田,大力发展婆罗洲的同时,还能增加基本盘的人口。

    “帮派分子都算是好的,我担心这些人会掺一些比帮派分子还要性质严重的人进来,别忘了出发前上级叮嘱的那些。”李进悠悠说道。

    “你说的是汉奸?”陈思明当即想到什么,“这可不行?这是要枪毙人的。”

    “我又没说会同意那些人把汉奸塞进来送到婆罗洲去。”

    “那你的意思是?”

    “筛选的时候认真一些,那些汉奸还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把招募同胞的重点放在上海,这里太复杂了。

    我们可以去汉口、安庆、南昌这些地方,尤其是安徽那边。

    按照白天送走的那些同胞所说,河南中东部和安徽北部的黄泛区很多灾民,这些人不正适合吗?

    恐怕国民政府这边也会很乐意我们把这些招募走,免得造成社会动荡。”陈思明提了一个建议。

    “仅靠我们手中的人,去安徽那边有些不够。可以派几个人去看看情况,要是真的如我们所预料,就让上面多派点人过来。”李进当即有了主意。

    对此,陈思明也没其他意见。

    但两人还是低估了国人对土地的执念以及高估了此时国内的经济情况。

    原本计划第二批招募的同胞在9月30日运走,结果因为人太多,在25日就紧急加了一艘船过来。

    此时南洋粮食公司用于运送国内移民的船只一共4艘。

    其中广东1艘、福建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