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利益交换,重设京师三大营!(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听说你这次带回来了12万人,依照前明时期的京师三大营在整训。”雍平帝背负双手,直面贾琰,脸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
“陛下以为不妥?”
微微一笑,贾琰淡然道:“大同一役只是一个开始,不会是结束。”
“四野之夷彪悍凶戾,无时无刻不想着蚕食中原沃土,若无强军,何以保家卫国?”
“十二团营坐镇神京都中,巍峨似泰山,一动不动,九边重镇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支时刻待命的机动力量对国朝而言,无异于如虎添翼。”
“你的才情谋略,无愧为天下第一。”
瞥了他一眼,雍平帝沉声道:“可这天下还是大乾的天下吗?”
话音落下,养心殿骤然一静,微弱的呼吸声听得一清二楚,一个大乾至尊,一个大乾武侯的交谈触及到了国朝最深层次的东西,彼此的心弦都在为之撩动。
“陛下何意?”
贾琰反问了声。
“太祖年间,国朝赋税收入约为2400万两。”
“顺康十九年,国朝赋税收入约为4000万两,如今一年不足2000万两,国库空荡荡,老鼠都不愿意钻进去,没有你从大同送回来的那笔银子,朕这个皇帝过得连寻常富家翁都不如。”
“据户部雍平五年的核准,天下人口约为3000万户,至少是9000万百姓,我朝实行‘丁税制’,只这一条恐怕都有数千万两,何至于财政如此窘迫,入不敷出。”
“承袭前明的卫所制,隶属于兵部的卫所遍布两京一十三省,约500个,折合270万军队,却陷入了无兵可用的境地,未免太可笑了。”
雍平帝说着说着,自己都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自嘲笑容。
他这个皇帝当得比崇祯好不了多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朝财政漏洞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帝王的统治,单单是太上皇六下江南的亏空就是一笔无头账。
“天下人口,江南占了三分之一,江南不宁,何以康靖!”
贾琰轻飘飘的一句话彷若晴天霹雳,响彻整个养心殿。
两京一十三省,南直隶就占了一千万户,可见其重要性,大乾承袭前明,对士子一向优待,免征赋税,大量官员士绅圈地跑马,南直隶的赋税根本收不上来,这才是最大的弊端。
‘唰!!!’
雍平帝眸中迸射出了渗人的精光,他知道自己的意思,贾琰明白了。
“冗官、冗兵、冗费。”
“宋朝孱弱如斯的三大根源,历朝历代都有。”
“要解决积弊,财政是一方面,军队是另一方面,缺一不可。”
贾琰接着补充了几句。
“你果然知道。”
深深地看了一眼眼前的少年,雍平帝紧绷的神经松懈了些许,话锋一转:“要解决卫所制,就必须要拥有一支足以保卫天下的强军,朕愿意以京师三大营为试点,你可有建议?”
“边军不可轻动,京军堪用者不多,此次北征已经淬炼出了一批精钢。”
“淅川伯冯唐性沉稳,宜主五军营,掌四万步卒,寿乡伯李川骠锐无双,宜主三千营,掌五万骑兵,渚北伯卫景瑗心思活泛,用兵灵活,宜主神机营,掌三万火器兵。”
“定远伯戚正则、忠贞伯秦修远、安西伯李霄、襄阳子戚建辉、平原子蒋子宁、定城子谢鲸分至各营。”
“我叔父贾赦有荣国之风,武艺军略娴熟,可掌京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