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至陈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考虑下,赵匡胤一个重视家人的人,怎可能将家人留在开封城内?

    至于后世史官为何故意记错,道理也很简单——家人在城,才更能体现出即将发生的大事,不会是赵匡胤的提前谋划。

    听到赵德秀的轻唤后,马车中有一位老妇人应了一声,而后就在婢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下了马车。

    赵匡胤的母亲杜氏,并非寻常百姓出身,她乃是前朝太师之女,出身书香门第。

    而前年因赵匡胤之功,杜氏更被周世宗册封为南阳郡太夫人,享尊容地位。

    这般地位的妇人,哪怕珠容已衰,但她的身上却自带一股贵气及威严。

    面容肃穆的杜氏在经过赵德秀身前时,看着身前的这位长孙,她轻微点了点头:

    “二郎及三郎不在,今日辛苦留哥儿了。”

    杜氏口中指的是二郎及三郎分别是赵匡胤与赵匡义,后世很多人不清楚,赵匡胤并非是杜氏的长子。

    只是杜氏的长子赵匡济早逝,赵匡胤这才成为了目前赵家的族长。

    “祖母言重了,父亲及叔父公务缠身,孩儿为父亲长子,自当承担起侍奉长辈的重任,不敢言苦。”

    赵德秀的祖父赵弘殷在世的儿子并非只有赵匡胤及赵匡义,还有一位四子赵匡美。

    可赵匡美当下年纪比赵德秀更小,故而这照拂亲人的重任,自然落到赵德秀这事实上的长子嫡孙身上。

    杜氏出身名门,一向看重家风伦常,故而赵德秀与她就算关系亲昵,在外人面前赵德秀还是一副执礼甚恭的模样。

    “你大病初愈,也莫在寒风中久立,早些歇息吧。”

    赵德秀的知礼,让杜氏很是满意,说完以上那句话后就在身旁婢女的搀扶下进入属于她的寝帐中。

    而等到杜氏入帐后,后面的马车上又陆续下来几人。

    看到那几人走到身前,赵德秀的脸上自然的流露出轻松的笑容,这副笑容是他在面对杜氏时并未有的。

    这几人除去赵德秀的小叔父赵匡美外,还有这赵德秀的继母王氏及两位亲弟——德昭,德芳。

    王氏虽为赵德秀的继母,可一向心善的她,在嫁入赵家后一直将赵德秀视若己出。

    什么人对自己真的好,接收了前身全部记忆的赵德秀,心中清楚的很。

    王氏在来到赵德秀身前后,看着赵德秀被冻得通红的脸庞,她不禁怜心大起,她连忙将怀中的小德芳交到一旁的乳母手中,然后就亲自脱下身上的皮袄盖在赵德秀的身上。

    “你的身体刚刚有所好转,不要再受凉了。”

    王氏身材高挑,加之赵德秀的身体尚未完全长开,她的皮袄正好能覆盖住赵德秀的身体。

    再说完这句话后,王氏又紧跟着低声对赵德秀安抚道:

    “你不要再与你父亲怄气了,你知道的,你父亲从小到大最疼的就是你。”

    王氏的举动及言语,让赵德秀感受到一阵暖意。

    看着眼前慈祥的王氏,再看着身前尚幼的两位弟弟,赵德秀心中的一个想法愈发坚定。

    “母亲勿忧,孩儿尚有件事要做,待做完后会好好休息的。”

    “大兄大兄,是何事呀?”

    尚未十岁的小德昭,一脸好奇的看向他这个一向敬重的大兄。

    小德昭稚气未脱的话语,引得赵德秀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随后赵德秀又捏了捏幼儿赵德芳的粉嫩脸蛋。

    赵德秀并未作出回答,在对着王氏行了一礼后,他的脚步已经朝着前方迈开。

    赵德秀的目的地是数万精锐拱卫的中军大帐,在朝着那处走去时,他的脑海中浮现起史书对他身边至亲的记述:

    “太祖赵匡胤,暴崩!”

    “皇后王氏,盛年病逝!”

    “武功郡王赵德昭,惊惧自杀!”

    “赵德芳,英年病逝!”

    呵。

    此去何事?

    既为嫡长,当为自身,为他一脉搏一个太平未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