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太原郡侯,你来说说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因是临时召见,当赵德秀来到宣德门外时,宫门下到达的官员不算多。

    待车驾停稳后,赵德秀缓缓从车驾上走下。

    他一出现,宫门外原本正各自聚团议事的官员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他。

    十日三诏,陛下对赵德秀的恩宠显而易见。

    况且皇子常居深宫,与皇子开府参政,对众官员来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太原郡侯,臣是...”

    不时有官员上前来,向着赵德秀问好。

    主动来向赵德秀问好的,大多是品阶不高的官员,似一部分手握重权的官员,都在尽量保持着与赵德秀的距离。

    哪怕主动前来问好的官员大多品阶不高,可赵德秀都会谦逊的一一回礼。

    在赵德秀与许多官员互相致礼时,安排好军务的一应禁军将帅,亦都陆续来到了宣德门下。

    最先到达的是日渐清闲的侍卫司将领,李处耘便是其中一位。

    见赵德秀与许多官员打成一片,李处耘纠结一番后,还是忍不住来到他身前。

    李处耘到来后,周围官员渐渐识趣地退去。

    待无六耳后,李处耘上前一拜后言道:

    “当下来与太原郡侯攀附者,大多是邀宠之人,郡侯当小心。”

    换做以往不喜涉足政治的李处耘,是不会主动说这番话的。

    可当下他李氏已与赵德秀定亲,很多事他没办法继续视而不见。

    从刚才周围官员对李处耘的称呼中,赵德秀知晓了李处耘就是他的便宜老丈人。

    赵德秀一向是个尊敬长辈的人:

    “您放心,他们的吹捧,我不会放在心上的。”

    让李处耘安心后,赵德秀便顺势问道:

    “李筠叛乱,一会陛下或会问及讨贼方略,我该如何应对?”

    在得知自己的妻子人选后,赵德秀让魏仁浦查过李处耘的过往。

    魏仁浦查到的结果是:俨明有将略。

    先不管李处耘的将略到底有多深,有总比没有好,赵德秀打算先向李处耘讨教一下。

    李筠叛乱一事,李处耘早在心中盘算过,自有一番看法。

    “李筠兵力大多在于潞州,潞州地势险要,北可为开封屏障,西是怀州臂膀。

    若李筠率军顺太行山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怀州、孟州,再一举堵塞虎牢关,占领洛邑,那西边的天下就不再是大宋所有了。

    陛下一会若问郡侯韬略,郡侯以此担忧答之,定可得陛下嘉奖。”

    能推断出敌方最有杀伤力的战术,以让朝廷有所准备,这已是大功一件。

    说完心中筹谋后,李处耘又提醒道:

    “要是陛下问起郡侯破敌之策,郡侯可用情报未明对之。

    兵家大事,知己知彼是首要。”

    李处耘生怕一会赵德秀急于表现,在众臣面前纸上谈兵一番,那反倒不美了。

    李处耘的话,让赵德秀若有所思。

    在李处耘与赵德秀商谈时,慕容延钊,石守信等人已来到宣德门下。

    赵德秀在一应殿前司将帅中,看到了赵光义的身影。

    一想起赵光义担任的殿前都虞候这职务,赵德秀就有如芒在背之感。

    待大小众臣到齐后,礼官就让众臣按身份高低排起次序。

    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小小插曲。

    因赵德秀是大宋开国以来,封赏爵位第一人,礼官在赵德秀的站位上犯了难。

    侯、公、王,这是五代爵位进封的路线。

    太原郡侯的地位,是不如公、王尊贵,可架不住满朝就赵德秀一位郡侯。

    考虑到赵匡胤对赵德秀的恩宠,礼官有意让赵德秀居于赵普之后。

    枢密副使等同副相,以郡侯之尊,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