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赵光义失兵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当下的大宋,全无后世那行政效率拖沓的模样。

    不过数日时间,赵匡胤就与一应重臣商量好平叛一事。

    在考虑过李筠的实力后,赵匡胤最后打算采取“东西并进,会围贼军”的战术。

    而在具体的作战命令下达前,赵匡胤先对朝内外的人事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首先就是拜魏仁浦为参知政事,入政事堂辅弼范、王二相,以魏仁浦的声望,他再次拜相,众人都觉得理所应当。

    除去对政治上的人事有所调整外,赵匡胤还在军职上进行了一些变化。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赵匡胤罢免了赵光义的殿前都虞候之职。

    代替赵光义成为殿前都虞候的,是侍卫副都虞侯李处耘。

    殿前都虞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军职。

    殿前都虞候的统兵权倒不重,可它有监督、贬斥禁军诸将之职权,这权力会带来一个隐性好处——“排斥异己,提拔亲信”。

    早年时赵匡胤就曾担任过这职,并借此职位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势力。

    赵德秀并不担心赵光义担任其他禁军职务,凭赵光义之军略,难以立下军功的他是无法真正在禁军中站稳脚跟的。

    而赵光义的长处,在于“拉拢人心”上。

    殿前都虞候一职,很容易让赵光义在禁军中快速培植出势力,例如近来愈发受重用的王全斌。

    有志皇位的赵德秀,自然不会再让赵光义在禁军中肆意发展势力。

    前日与赵匡胤的那一番谈话,赵德秀除去要谋取兵权外,还有个重要目的便是让赵匡胤罢掉赵光义的殿前都虞候一职。

    站在赵匡胤的角度来说,他眼下能够培养的宗室就两位。

    当决定带赵德秀出征后,赵光义就要留在城中起到看护皇室的任务,这样一来赵光义的殿前都虞候就不适合再担任。

    而殿前都虞候一职又太过紧要,交给外姓人赵匡胤不放心。

    思来想去,能接替赵光义殿前都虞候一职的,唯有刚成为外戚且本就有战功的李处耘。

    见一切都按心中谋划进展,朝会上的赵德秀扭头朝着赵光义看去。

    自小习练骑射的赵德秀,视力那是相当的好,他清晰的见到了赵光义的脸黑了。

    ...

    刚被赵匡胤任命为大内都检点的赵光义,黑着脸回到了府中。

    待坐下来后,越想越气的赵光义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愤懑,伸手将一件地方上贡的青瓷重重砸在了地上。

    瓷器碎裂的巨响,吓坏了房内的下人,更将赵光义的妻子符氏给引了过来。

    身为符彦卿之女,符氏一眼就看出赵光义是在朝会上受到挫折了。

    用眼神屏退房内下人后,符氏坐在赵光义身旁关切的问了起来。

    “官人,是赵普又在朝上攻讦你了吗?”

    说起赵普,赵光义的脸色愈发阴沉几分。

    在赵匡胤的潜邸诸臣中,赵光义大部分的关系都处的很好,唯有赵普,一早就跟他不太对付。

    新朝建立后,赵普更时不时与他在政见上有着摩擦。

    见赵光义没回应,符氏伸出手为赵光义轻抚胸口道:

    “孝惠皇后在世时,曾对赵普有过恩德,政治上他倾向于德秀是正常的。”

    孝惠皇后指的是赵匡胤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