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赎罪》第一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啪嗒啪嗒——”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院子里青砖铺就的地面都积了一洼雨水,一眼看去还以为是镜子,枯黄的梧桐叶经过水浸牢牢附着在地上踩上去湿湿滑滑,稍有不慎就会摔跤。

    四合院斜斜的屋顶铺着青灰色的粗糙瓦片,雨水滋润下,灰瓦表面都盈着一抹薄薄的水光。

    雨水顺着屋脊向两侧滑落,屋檐遮住房间窗户几许,雨水如断线的玉珠,滴在盈着半池子水的水沟里,发出清脆的水声。

    “叮咚……”

    “笃~”

    这雨声,听着倒格外幽静。

    尤其是现在傍晚七点,天色昏暗一片。

    街坊邻居们已然吃了饭,回屋睡觉。

    院子里尤为冷清,甚至让人有种后背发凉之感,

    好在四合院里四周都亮着灯光,隔着窗户明晃晃的,暖黄黄的,让雨夜的寂冷幽静柔和几分。

    窗户掀开一角,露出屋里的模样。

    干净整洁的书桌后。

    “呼……”

    程开颜披着一件军大衣坐在椅子上,一手拿着笔写写画画,一手托着下巴静静思索着。

    新鲜的湿润的空气,正从窗外源源不断涌进鼻间。

    京城进入春天的第一场雨,已然下了好几天了。

    真如热恋的女子,缠绵悱恻,纠缠不清。

    常言道春雨润如酥,程开颜觉得这场雨下得很舒适。

    让原本干燥肃冷的空气,都湿润干净了许多。

    呼吸起来,带着水汽的空气进入肺部,总让他有种沁人心脾的清凉滋润之感,格外舒适。

    自从哈尔滨回家之后,程开颜的日子十分清闲。

    十号与母亲,小姨,对象一起过了一天。

    第二天出门购置礼品点心,去拜年。

    第一站是老师和姚澄阿姨那边,他们一家人都在,见程开颜来都挺高兴的,一家人留着他吃了午饭,还喝了点酒。

    中午吃完饭,他又去了小姨家里拜年,说起来回来那天本想着和小姨说声新年好,结果热闹起来,程开颜就给搞忘了。

    拜年时和晓莉姐约好了出去约会逛街,因为刘晓莉很快就要全身心投入训练,为今年新学期大一舞蹈首席的争夺而努力,程开颜也要将精力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之中。

    两人从早上开始,逛商场,逛公园,在书店程开颜本想找找有没有关于民国社会,风土人情书籍查查资料,这对新作品的构建很有帮助。

    但可惜没有,据店员同志说这种书大部分都被下架了,在书店买不到,得去公共图书馆,或者学校的图书馆才有可能存在。

    程开颜只好放弃,以后再做打算。

    下午又去看了上影厂的电影《巴山夜雨》,拍得很大胆。

    晚上下馆子将晓莉送回家。

    自此两人各奔前程,专心致志的训练,创作去了。

    程开颜方才就在完善大纲。

    经过这几天努力,已经初见雏形。

    这个新的故事,结合了蒋家小叔的事迹、《赎罪》,两者为故事蓝本。

    书名依旧叫做《赎罪》,采取的是三幕式结构。

    程开颜将作品划分三部分组成,时间上的跨度有七十年之久。

    第一部分,是全文最关键,也是矛盾最冲突的部分。

    一共是三条线。

    一,男主人公蒋明正与女主人公曹雅南的感情线。

    二,蒋明正与妹妹曹含玉的单恋线。

    三,以桐油起家,兴建水泥厂的两湖三十岁富商陈建安跟着曹家长子一起到访上海曹家。

    自此三线汇聚,故事主线正式开始。

    故事发生在1910年,还有两年中华民国就要成立。

    这一年,蒋明正出生在杭州一个县城里,是当地望族蒋家的分支,父亲靠着蒋家的祖产当了个小管事,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一年,曹雅南出生在上海曹家,曹家族长的大女儿。这个名字出自《诗经·谷风之什·鼓钟》中的“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她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曹翰文。

    曹家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五代都是举人老爷。

    曹家祖上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曹植,而将曹家发扬光大的则是明末先祖曹垂璨。

    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朝灭亡他有三十多岁。

    但他似乎对改朝换代并不太在意,一心想做个官儿。于是在清军南进江南的当年(1645年)就通过乡试获得功名,两年后考中进士当了个知县小官儿。

    1913年,理事长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战争动乱又启。

    这一战是南北之战,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又一次对垒,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蒋家所在的杭城自然也遭了兵灾,因此家道中落,流亡的流亡,迁移的迁移,有的去了东三省,有的去了苏州,扬州,上海等地方逃难。

    蒋明正一家逃亡上海,后因家学渊源,门第尚可,蒋明正父亲被曹家老太爷挑中,入了曹家府上,在曹家乡下老家的园林里担任管家。

    五岁那年的夏天,曹家一家回乡下避暑。

    蒋明正与曹家大小姐在后山的一片树林之中初次相见,二人交换姓名,蒋明正脱口道出曹雅南闺名的来历。

    正是《诗经·谷风之什·鼓钟》中的“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年幼的曹家大小姐从未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故回家问母亲,果然如蒋明正所说。

    自此年幼的小姑娘对这个同龄的男孩起了好奇之心。

    此后年年夏季相见,到了蒙学时,二人又一同在家庭老师名下学习。

    蒋明正展现出了不凡的学习天赋。

    到了1927年,蒋介石北伐战争结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黄金十年正式开始,而此时二人双双十七岁。

    大小姐曹雅南预备出国留洋,蒋明正心中既有不舍,也有羡慕。

    大小姐得知后也想让蒋明正跟着一起,但她知道父亲肯定不会同意,于是找到大哥曹翰文帮忙。

    大哥一直挺欣赏这个管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