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对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殿内的争论声还未散尽,金允植跪在冰凉的青砖上,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偷眼望向龙椅上的朱雄英,见这位大明皇孙指尖轻轻敲击着案上的珍宝清单,神色莫测,心不由得又沉了几分。

    方才户部尚书杨思义提及国库空虚、兵力匮乏时,金允植便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

    他清楚,这是大明在拿捏分寸,也是在索要更多的筹码。

    金允植膝行两步,额头抵着地面,声音带着哭腔道:“殿下!若大明肯出兵,我李氏王朝愿再将东部沿海三港割让给大明。

    日后大明商船往来,皆可在此停靠,无需缴纳任何赋税!”

    这话一出,殿内群臣皆有动容,东部沿海三港乃是李氏王朝重要的通商口岸,每年光关税便能支撑其国库三成开支

    金允植此举,已是押上了李氏王朝的半条生路。

    朱雄英闻言,终于抬了抬眼皮。

    目光落在金允植颤抖的肩头,语气依旧平淡:“金使臣倒是舍得,只是大明如今的处境,并非些许土地便能缓解。

    燕王在西线对阵帖木儿帝国,麾下十万铁骑日夜鏖战,粮草消耗如流水。

    蓝玉将军远在西洋,虽偶有捷报传来,可万里之外的补给线,牵动着大明半数的运力。

    袁飞在关外追剿女真残部,虽看似轻松,可关外苦寒,将士们的冬衣、粮草尚需朝廷接济。”

    他顿了顿,拿起案上的一份奏折,缓缓展开:“昨日袁飞刚传回来的消息,女真残部虽已逃入李氏王朝境内。

    可其散落在关外的小部落仍在四处劫掠,若袁飞贸然率军南下,关外恐再生祸端。”

    叶云急忙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臣以为,关外之事可暂派副将打理,袁将军麾下皆是精锐,且离李氏王朝最近。

    若让他率军驰援,既能快速解李氏之危,又能防止女真在李氏境内站稳脚跟。

    至于粮草补给,方才金使臣已然承诺,由李氏王朝全权承担。

    如此一来,大明无需耗费国库,只需抽调兵力便可。”

    杨思义眉头微皱,还想争辩,却见朱雄英摆了摆手。

    朱雄英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扫过群臣:“叶尚书所言不无道理,李氏王朝虽弱小,可终究是大明的藩属,若见死不救,恐让周边藩国寒心。

    也罢,便传旨给袁飞,让他暂且放下关外之事,率麾下三万精锐,驰援李氏王朝,务必击退女真蛮夷。”

    金允植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狂喜。

    他重重磕了三个头,额头都渗出血迹:“殿下仁德!臣代李氏王朝百姓,谢殿下恩典!”

    朱雄英淡淡点头:“你且先回鸿胪寺歇息,待旨意拟定好,便会派人送往关外。

    只是你要知晓,袁飞率军驰援,已是大明尽力而为,若李氏王朝不能积极配合,拖延了战机,大明也无能为力。”

    金允植连连应道:“臣明白!臣明白!”

    直到此时,一直悬在心中的那块大石终于落地。

    只要袁飞的大军能及时赶到,李氏王朝便有救了。

    金允植退出大殿后,朱雄英脸上的平淡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邃的冷意。

    他对着殿外喊道:“萧策!”

    片刻后,萧策躬身进入殿内,依旧是那身玄色劲装,只是腰间的绣春刀已不再用黑布包裹。

    “属下在。”

    朱雄英从怀中取出一个用蜡封好的密函,递给萧策,神态郑重道:“你即刻动身,带着本皇孙的密旨,前往关外见袁飞。

    记住,此密旨只能由袁飞一人拆阅,任何人不得窥探。”

    萧策双手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