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仁帝驾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殿下!”户部尚书膝行几步,老泪纵横,“北境有苏燕回虎视眈眈,朝中若无人主政,必生大乱啊!”

    “可殿下并非嫡出,有违祖制啊。”有人出面制止。

    就在这时,内侍监总管捧着一卷明黄卷轴从偏殿走出,尖细的声音在殿内响了起来:“先帝遗诏在此,众卿接旨!”

    百官立刻噤声,齐刷刷跪倒在地。

    林姝和景桓也转身跪下。

    “朕在位三十七年,愧对百姓。传位于御王,着其恪守祖制,勤政爱民……”

    总管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景桓,“特封玄王景桓为摄政王,辅佐新帝处理朝政,待新帝亲政后方可卸任。”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震得大殿都在颤抖。

    御王接过遗诏时,眼睛通红一片,他对着仁帝的棺椁重重磕了三个头。

    景桓和林姝相视一望,都有些唏嘘。

    他们本想着等新帝登基,就回到封地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没想到仁帝临终前,竟下了遗诏,封他为摄政王。

    三日后的登基大典办得极简,御王穿着仁帝留下的龙袍,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

    礼成后,新帝拉着景桓的手,一脸恭谦:“七皇叔,往后……就辛苦你了。”

    景桓的眉头皱的紧紧的,对着新帝拱手一礼:“臣,不敢当。”

    仁帝的丧礼,持继了一个多月,才被葬入皇陵。

    礼部尚书捧着一卷烫金奏疏上前:“历代新君登基皆有改制,臣等商议,拟改国号为晟,取‘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意,象征我朝如晨光初升,兴盛永续,以显陛下承前启后、开创盛世之心。”

    “晟字甚好。” 御王的声音透过祭天的铜钟传向四方,带着少年天子独有的清朗:“自今日起,启朝改为晟朝。”

    改元的诏书很快传遍京城。

    写着“晟元元年”的灯笼换下了旧年的“启和三十七年”,挂在朱雀门的门楣上。

    御书房的烛火亮到深夜。

    御王铺开新制的晟字玉玺,在第一份赈灾诏书上按下印泥。

    景桓坐在对面的紫檀木椅上,手里翻着北境的军报:“苏燕回在益州整兵,似有南侵之意。”

    新帝的眉锋皱了起来:“这个苏燕回,真是贼心不死。”

    他重重的一掌拍在桌子上,年轻的帝王一脸怒容:“若不是因为他,我朝也不会被一分为二。”

    苏燕回的燕国,占据了晟朝的三分之一的疆土。

    难怪晟元帝震怒。

    说到这里,他看向摄政王景桓,问道:“不知皇叔,有何建议?”

    “臣已让沈老将军加固雁门关防线。”景桓合上军报,指尖在燕国两个字上轻轻一点,“玄甲军正在青州练兵,若他敢来,定让他有来无回。”

    晟元帝松了一口气,而后又道:“朕想下旨,减免天下赋税三年,不知皇叔觉得可行否?”

    景桓抬眸,眼里闪过一丝赞许:“陛下仁心,百姓定会感念。”

    直到宫门落锁,景桓才从宫里回来。

    林姝端着参汤去了书房,看到案几上摊着一幅新绘的《晟朝疆域图》。

    益州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个圈,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待复。

    她轻轻一叹,晟朝和益州,早晚会有一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