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狐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马八爷自然想让他们留在大城市,又劝又骂都没有啥用,也只能去找马钰。

    马钰自然得有所表示,出面挽留了几次,又多留了他们几日。

    见他们依然想去庄子这才松口。

    至于给孩子请老师之类的,确实有拉拢的意思,但也是真的想多培养几个年轻人出来。

    未来如何,还得是看他们啊。

    最后一次挽留过他们,马钰就找到管家袁朗,让他去庄子上安排住所之类的。

    这些事情对袁朗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当即就去办理。

    处理完琐事马钰长舒口气,接下来就是等刘伯温上门了。

    ——

    刘伯温确实是个讲究人,不早不晚上午十点整到达。

    在这个年代,能将时间掐这么准还真是难为他了。

    寒暄见礼之后,马钰将其迎入正堂落座。

    接下来就是一番吹捧。

    一个说马公子少年才俊,必为国之栋梁。

    一个说刘中丞才学过人,是国家的肱骨之臣,是我们晚辈的楷模。

    总而言之,双方一个比一个会夸,谁都不愿意让话掉在地上。

    马钰是笃定了,你刘伯温不先说正事,我是肯定不会主动说的。

    咱们就拉扯着呗,看谁能沉得住气。

    最终还是刘伯温先绷不住了,开始将话题往朝政上撤。

    马钰立即打起精神,这老狐狸每一句话都不简单,可不能上当。

    能掐准他是什么意思的,就证明回答上几句。

    感觉有坑的,就直接点头:嗯,刘中丞高见,晚辈佩服。

    要么就是:哎,晚辈后学末进,哪有什么见解。

    刘伯温见这少年始终不上套,也非常无奈。

    其实他倒也没什么坏心,主要是想套套话,看最近的差距变化马钰参与了多少。

    顺便再摸一摸他的心思,然后再决定后面怎么开启话题。

    哪知聊了半天,说的口干舌燥,茶水都喝了两杯,少年一招都不接。

    知道对方心智比外表成熟,今天自己很难讨到便宜,刘伯温也不再浪费口舌。

    终于开始切入主题:“朝中做官难啊,别看我表面风光,实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马钰心道你个老狐狸,还是被我的不接招大法给治住了吧。

    任你本事通天,我通通用嗯、啊、哦、好等字来回答。

    就不信你能从这些字里,分析出几千字的心理波动来。

    不过见刘伯温终于开始谈正事,马钰也没有再敷衍,而是顺着他的话说道:

    “刘中丞哪里的话,你可是朝中肱骨之臣。”

    “当年鄱阳湖之战多赖你的计策,之后的朝政建设你也立功颇多。”

    “若陛下分封功臣,名单上也必有你一席之地,何至于生出如履薄冰之心。”

    刘伯温摇摇头,说道:“公子谬赞了,愧不敢当。”

    “我这御史中丞也只是看起来光鲜罢了,现在朝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交锋。”

    “我只求自保,不敢有别的想法。”

    马钰故作不解的道:“哦?刘中丞以为凭陛下的能力和性格,还压不住这些势力吗?“

    刘伯温叹道:“陛下口含天宪乾纲独断,自然无往而不利。”

    “但这种大势交锋,局外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余波波及灰飞烟灭啊。”

    马钰惊讶的道:“局外人?刘中丞身为大明的御史中丞,又是开国功勋,竟然将自己当做局外人?“

    刘伯温苦笑道:“我只想当一个局外人,能功成身退足矣,不敢有其他奢望。“

    马钰眉头微皱:“你的想法我不敢苟同……算了,人各有志,我也不劝你了。”

    “天下一统在即,你此时激流勇退,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有立国之功在身,日后不论朝中有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到你。”

    刘伯温面露犹豫之色,内心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好一会儿才说道:

    “马公子可知,李相一直在针对我?”

    马钰心中吐槽,这刘老头戏真多,但还是配合的道:

    “有所耳闻,但并不知道详情。”

    刘伯温就解释了原因。

    其实最开始李刘二人相处非常融洽。

    刘伯温还是得到李善长的举荐,才进入朱元璋的视线。

    不论古今,这份情都是非常大的。

    刘伯温也很念这份情,对李善长非常尊敬。

    俩人可是度过了一段很长的蜜月期。

    不过俩人性格上的差别还是太大。

    刘伯温为人谨小慎微,但做事的时候却非常刚硬。

    尤其是痛恨豪绅、官吏坑害百姓。

    而李善长这个人气量狭小,做事就没那么讲究了。

    时间一长摩擦就开始了。

    不过当时双方都还能维持一个体面。

    两人真正决裂,其实是洪武元年的事情。

    朱元璋去汴梁巡视,中书省都事李彬趁皇帝不在,收受贿赂纵容下属犯罪而被抓。

    李彬是李善长的心腹,他自然要去保。

    本来李善长以为,我对你举荐有恩,加上之前相处的还算融洽,这个面子你得给吧?

    刘伯温压根就没给他这个面子,将李彬斩杀以儆效尤。

    从此李善长就彻底恨上了刘伯温,不是一般的恼怒,而是真的想除掉他。

    几次发动党羽,在朱元璋面前弹劾他不法,甚至僭越的罪名都安上了。

    这一点马钰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听当事人讲述,自然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比如,他就从刘伯温的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虽然他一个字都没提朱元璋,却处处都在暗示,朱元璋偏向李善长。

    任由李善长污蔑自己。

    所以他才生出退隐之心。

    然而他又害怕自己离开朝堂,李善长他们一帮子人不会放过自己。

    到时候自己不在朝中,他们还不是想怎么污蔑自己就怎么污蔑吗?

    于是他就进入了想辞官,却又犹犹豫豫不肯走的样子。

    结果在别人看来就变成,他不肯为朝廷效力,却又贪恋权力。

    马钰自然不会完全相信他的话,这种老狐狸不同于一般人。

    一般人说谎就是说谎了,他们说谎十句话九句是真的,只有最关键的一句是假的。

    外人很难分辨的出来。

    而且马钰可是穿越者,知道部分历史资料的,更不会轻易被刘伯温给忽悠住。

    在刘伯温说完之后,他一拍大腿,说道:

    “哎呀,我还以为刘中丞是忘不了大元皇帝的恩情,才不愿意为大明效力呢。”

    “原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闻言,刘伯温脸色剧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