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贾政收到贾珠的来信,听闻家中在贾珠的婚事准备上诸事已妥,便告了假,回家为贾珠操办婚事。

    贾政这两月因外放,一直在外头。他不知王夫人在提亲上拖拖拉拉,也不知道贾珠是背着王夫人自个儿去提亲的。

    贾政回到荣府时,荣府已经扎起了红绸彩绢,一派喜庆。他又问了贾珠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近况,心中甚慰。

    时逢贾政的爱妾赵姨娘有孕在身,不便侍奉。贾政又因贾珠的婚事跟仕途顺遂,心情颇好,回来后就一直留宿在王夫人处,与其商议贾珠婚礼的置办。

    话说那赵姨娘,原本是王夫人处一个粗使的丫头。王夫人嫌她言行粗鄙,又忌她有几分姿色,因此只让她在院中做粗使的活儿,连屋内都不让她进。

    谁知,就在王夫人生养宝玉期间,也不知道这个粗使丫头使了什么手段,竟然爬了贾政的床。王夫人跟贾政之间,就如扎了一根刺一般。

    王夫人也是大家族养出来的,谁家还没两个姨娘。她不是不能容忍妾室,周姨娘就是她早年张罗着买的良妾,那周姨娘一直也本本分分的。王夫人是不能容忍没有经过她许可的妾室,那简直就是对她这个当家主母权威的挑衅,是在打她的脸。

    事发之后,王夫人就打算找个牙婆子,把那贱婢给发卖得远远的。谁知,贾政不知怎地,被她迷得晕头转向,为其还跟王夫人红了脸,从此就再也没有宿过王夫人处。

    如今,贾政回头了,王夫人念着与其一起养育的两儿一女,也没有使性子把他往外推。夫妻二人近日一起操办贾珠的婚事,有商有量,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那段尚有温情的时光。

    贾珠和李大姑娘的婚期拟定在这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天气已经转凉,李家上下忙得不亦乐乎。

    数月前,贾政回京,造访李家。李家便知亲家公是十分满意这门婚事的。在婚事上拖拖拉拉的,只是王夫人一个人的主意。当然,贾珠的果决将婚事拉回了正规。

    李家大房一共也就两孩子,李莞和她三岁的幼弟李岩。李家上下竭全力地给李莞办着嫁妆,定不能让荣府小觑了李家的姑娘。

    李守中夫妻办了二十箱,李老太太给了十箱。二房李婶感念大房对她的照顾,也给李莞办了六箱嫁妆。

    对上满满当当的三十六箱嫁妆,加上压箱底的银票、房契地契,前世资深社畜、纯粹的无产业者李莞,眼泪直打转,这是泼天的幸福呐!要是可以,她都想在这个家赖一辈子。

    “一会儿姑娘可别再哭了,哭花了妆,倒时候珠公子掀开盖头,就看到了一只小花猫。”跟着李莞一起陪嫁的丫鬟素云道,一边给李莞细细地描着妆。

    “哪有姑娘离了娘家不哭的。倒是婚礼上的礼仪繁琐,姑娘多吃些,免得顶不住。奴婢去准备一些小吃食,姑娘揣在身上,顶不住的时候,就偷偷吃两口。”李莞另一个叫银蝶的陪嫁丫鬟道。她是李老太太拨给李莞的一个一等丫鬟,一手好绣工,性情沉稳、思虑周到。

    素云跟银蝶两个,一个爱动,一个喜静;一个活跃,一个持重。有她们两个的陪伴,李莞想着婚后的日子,即便贾珠的公务再忙,她在荣府的日子也不会寂寞。

    新娘妆化好后,李莞在闺中等着贾家来接人。初嫁人妇,她心里还有些惴惴。吃了一碗银蝶端来的荠菜猪肉云吞,胃充实了,心绪也平静了许多。

    待屋外吹打之声,喝彩之声,以及鞭炮之声响起,李莞知道,贾家接亲的人已经来了,心又不自觉提到了嗓子眼。

    红盖头盖上后,李莞的视线就只剩下了盖头下的一方天地。

    李府热闹了一场后,李莞被搀出时,已经快到晌午。

    她看到了停在她面前的一双玄色金线四方靴,又听到其父李守中有些哽咽地道:“宫裁就交给你了。”

    随后便是贾珠沉稳的声音:“岳父大人放心,有我贾珠在,定不会让宫裁受委屈。”

    有着三十年单身狗经历的李莞听后,心中甚是感动。

    按照这个世界的婚姻习俗,女子出闺房后,有脚不能沾地的说法。

    新郎从岳父手里接过新娘后,就要将她背出家门,直至其上花轿。

    眼前的那双金线玄色四方靴转了个方向,贾珠在李莞面前蹲了下来。

    “接新娘啦!”媒婆高声喊起。

    “姑娘可当心着。”素云和银蝶引着李莞。贾珠遂将其背起。

    贾珠虽然是读书人,但身量较高,轻轻松松地将新娘背了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